上周末,在寧波鄞州區古林鎮茂新村的御史中丞第廉政教育基地,許多遠道而來的市民群眾,饒有興致地聽講解員敘述明代御史林棟隆以“廉”震懾海盜,讓海盜不敢犯其家人的故事。
一座幾近廢棄的古宅,經數年修繕還原,向公眾開放,并成為了當地文化新地標。這是鄞州充分挖掘區域特色廉政元素,推動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新舉措。
今年年初,鄞州區將推動創建精品廉政旅游路線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區紀委、區文廣旅游局牽頭,邀請文史專家等對全區107個具有廉政勤政元素的歷史名跡、旅游景觀進行充分集聚、高度整合,策劃推出了集教育性、觀賞性、休閑性的“五區五線、十景十點”精品廉政旅游線路。
走進御史中丞第,第一感覺便是“浩然正氣”。整個建筑面積為1300余平方米,不僅復原展示了明代御史林棟隆的工作、生活場景,還將宋朝至清朝的90位鄞籍御史的生平事跡,逐一呈現在文化長廊、御史亭、廉政壁上。
“沒想到鄞州歷史上有這么多清官,很多都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聽說古林有這樣一個新去處,56歲的市民蔣慶豐專程來此一游。
談起設立廉政文化旅游專線的初衷,鄞州區紀委書記李剛直言:一方面,廉政廉潔意識要成廣大共產黨員的道德準線,必須充分激活文化的政風民風引導功能;另一方面,鄞州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也蘊含著廉政勤政、尚德崇廉的元素,只要加以提煉、整合、串聯,就能打造出主題鮮明、風格突出的廉政旅游線路,寓教于游,讓黨員干部、人民群眾深受裨益。
據了解,鄞州區重點打造的5條廉政旅游線路中,既有以千年歷史“它山堰”為輻射點的它山廉文化圈,以御史中丞第、勤政為民梁山伯紀念館為中心的清官廉吏廉政線,也有以四明紅色革命印記的愛國廉政線等。
旅游線路開通了,如何讓更多人知道,擴大影響力,讓更多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廉政旅行”?
為此,鄞州區精心繪制多元營銷“路線圖”:一方面邀請“阿拉旅游”等專業營銷團隊,通過微電影、微博等新媒體手段,全方位展示、推介廉游品牌。另一方面,預備結合“清廉鄞州·精彩故事”征集活動,通過媒體向社會征集廉游路線背景典故和相關事跡,并在東論旅游等旅游論壇,對鄞州的廉游路線進行集中推薦,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李剛表示,下一步鄞州區紀委還將從群眾文化生活的特點入手,通過內容形式和傳播手段的創新,讓游客在行攝山水的途中,深度感受鄞州魅力的同時體驗廉政文化,讓廉政文化滲透至群眾日常的工作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