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薩
“日光之城”拉薩是多少人心靈的家園,在3700多米的海拔上,濃厚的宗教氛圍和悠久的歷史遺跡讓人激動的眩暈。
巍巍高原,屹屹雪城,宏偉的宮殿橫空出世,記載著千年的文明的傳承,布達拉宮的高度永遠讓人仰望。
布達拉宮被稱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薩乃至青藏高原的標志,也是西藏曾經的政權中心。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宮殿里,收藏著極為豐富的文物和工藝品,同時也珍存著獨一無二的雪域文化遺產。它的宮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等方面均聞名于世,體現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藝和藏族建筑藝術的偉大成就。布達拉宮于1994年12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這座矗立在拉薩市瑪布日山上的雪域宮殿,就是整個雪域高原的燈塔,在拉薩和藏地的任何角落,人們虔誠叩拜合攏的手掌永遠指向她。同時,這座具1300年歷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偉的宮殿也無限衍伸著藏文化的燦爛,是真正屬于世界的遺產,是可以觸摸,可以深入,未經粉飾,但真正具有藏族建筑藝術杰出代表的宮堡式建筑群。有幸進入布達拉宮內部的藏民,都將這當作一次生命的犒賞和恩賜,很多游客也不例外。
布達拉宮始建初期規模并不宏大,經日后的不斷擴建,規模才逐漸擴大。而幾世達賴也都先后參與了宮殿的擴建與設計,前前后后耗資可謂巨大。直到1936年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建成后,才形成布達拉宮現在的規模。至此,它也變成了一座真正由宮殿、佛堂和靈塔殿組成的三位一體多層建筑群。有時這建筑更像一個神秘的符號,吸引無數人義無反顧地投奔西藏而來,奔赴吐蕃時期這始于愛情的宮殿而來。
交通
其他布達拉宮位于拉薩市城關區北京中路宮前巷35號,即拉薩市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搭乘出租車或三輪可直接前往。
美食
邊走邊吃:布達拉宮周邊的飯館不多,值得推薦的更少。如想體驗當地生活,可以在參觀結束后,去布達拉宮后山腳體驗一下朝拜者的飲食生活。那些簡易的路邊攤
——涼粉、藏面、甜茶就是朝圣者日常的基本飲食。價格便宜,涼粉2.5-3元/碗;藏面2-4元/碗;甜茶0.30元/杯。
實用信息
幫助信息門票具體信息:漢族100元,藏族2元。旺季時門票需提前一天排隊預訂,第二天憑訂票單購買門票。西藏文物精品展門票10元。租用語言導覽15元,押金100元。
小貼士
布達拉宮參觀注意事項:
2006年位于布達拉宮之巔的金頂群已不再對外開放。而開放的殿堂也因為修繕等原因經常變化。只有最重要的幾個宮殿基本每天開放。建議選擇雪頓節、藏歷新年等藏傳宗教節日當天參觀,會有意外收獲。
布達拉宮內部建筑龐雜細密,文化博大精深。建議留足夠多時間來參觀游覽,游覽過程中上下臺階注意慢行,而且最好穿舒適跟腳的平地鞋。另外布達拉宮內部不便尋找廁所,所以建議提前解決好。
特別提示
在布達拉宮參觀需要遵循所有藏傳佛教的禁忌,例如不能戴帽,不能拍照(指進入宮殿以后,宮殿外可以拍一些“外景”),不能踩踏門檻等等。所有游客都需在1小時內完成參觀,因此在宮殿內任何地方都不允許停留,參觀結束后從布達拉宮西門出來,經后山下山坡到可以走到布達拉宮正門來。
布達拉宮海拔較高,建議體力差及高原反應嚴重的游客按照反方向行進,可先稱出租車從后山到達布達拉宮頂部,自上而下參觀。
如果時間富裕,建議參觀完布達拉宮后,再順時針繞布達拉宮轉上一圈。看看那些日日朝拜轉經人的生活,也順便體驗一下雪居民的生活。
布達拉宮很多殿內比較陰冷,建議參觀時多備一件外套。
拍攝布達拉宮的全景:馬路對面的小山是公認的最好選擇。我們看到的很多前景有兩個白塔頂的照片均出自這里。小山的標志是有兩個信號塔,有專人看管,夏季6:30~18:00均開門,收費0.5元/人,不給票據。
門票:旺季:5月1日-10月31日 200元 淡季:11月1日-次年4月30日 100元
開放時間:上午9:00-12:00 下午15:30-16:30
購票信息
持門票可免費產管布達拉宮腳下的雪城景點。
金頂門票10元
珠寶展10元
靈塔殿10元
布達拉宮門票在旺季很緊張,需要提前一天到布達拉宮宮門外排隊領取購票證,憑身份證沒人限購1張。
每人限購一張。
建議游玩時間: 4-5小時
地址: 西藏自治區 拉薩市 城關區北京中路宮前巷35號 最佳旅游時節:四季皆宜。去西藏旅行必須避免雨季和嚴寒冬季。
2、八角街
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在這里轉經、淘寶,體驗風土人情。
八角街是"帕廓街"(Barkhor Street)的音誤。八角街位于古城拉薩的中心,是拉薩本來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薩的宗教、經濟、文化、民族手工藝乃至西藏的風土人情的集結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薩必去之地。“八角街”呈圓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時鐘,輝煌壯麗的大昭寺就是鐘軸。
八角街并非以街道形狀定名,而是藏語“帕廓”的音譯,意思是圍繞大昭寺(建于七世紀中葉)的街道。按西藏佛教徒的說法,以大昭寺為中心繞一周稱為“轉經”,以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還是藏傳佛教信徒轉經的最主要的線路,每天都有磕著三步等身長頭的人來到這里。他們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在光滑發亮的石塊道上投下了一道道長長短短的影子。
購物
八角街是西藏著名的商業中心,是西藏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八角街內有120多家手工藝品商店和200多家攤點。旅游者到拉薩,八角街是必不可少的好去處,西藏民族手工藝品的歷史和現狀清晰地書寫在了八角街。 如今在八角街隨處都能看到的民族手工業產品有卡墊、氆氌、地毯、馬墊、圍裙、松巴鞋、金花帽、木雕茶桌、銀包木碗、銀腰刀、銀雕茶蓋、茶桌、繡花帳篷等。五金工藝品大致可分幾種:飲器,如酥油壺、酥油碗、酥油桶、火鍋、水壺、水缸等;佩器,如腰刀、頭飾、手飾、胸牌、腰扣、銀泡、火鐮、錢包、彈夾等;其它用具,如樂器、馬飾、鼻煙壺、煙鍋、火盆、箱子等。
西藏的雕塑工藝歷史悠久,從用料看,有銅鑄、石雕、泥塑、木刻等;從形式看,有圓雕、半圓雕、浮雕等;從題材看,有神佛、人物、飛禽走獸、花草樹木、樓臺亭閣……。其它工藝品還有唐卡等。
八角街除了藏歷年期間(約十五天)比較冷清外,其余季節和時間,熱鬧非凡。除重大節日和宗教活動,大都開放。想喝甜茶、酥油茶、什錦酸奶等,可去八角街口的八廓咖啡廳和剛吉茶園。要買藏藥,可前往八角街前的西藏自治區藏藥廠藏藥門市部;想買法國香水、印度香,可去藏醫院對面的民族旅游商場。在八角街附近,旅游者還可去下密院、印經院、席德寺廢墟、倉姑尼庵、清真寺等處,領略多種文化的神秘碰撞。 八角街內建起了一座大型旅館,“滿齋旅館”,獨具情調。在離大昭寺只有10米遠,在八角南街,不是旅行旺季的時候標準間可以還價到¥100元左右。
從大昭寺廣場往西走20米左右是著名的“民族商場”。這里的民族手工藝品品種比八廓街更加豐富,質量也要好。你可以見到很多流動商人在這里進貨,然后跑到街頭去賣高價。
“民族商場”正對面就是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和西藏藏藥廠藏藥銷售門市部,后者銷售“常覺”、“然納桑培”、“仁青坐珠達西”等名貴藏藥。
八廓街上經常能見到一此磕等身長頭的朝圣者,有些甚至是十幾歲的孩子。這些人往往都是真正從幾千里外一步一長頭磕到拉薩來朝佛的。不但路途遙遠,而且又不能打零工掙錢,為了朝圣,他們在途中必須忍受十分清苦的生活。因此一點并不很多的資助就能給他們很大的幫助。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建議游玩時間: 3-4小時
地址: 西藏拉薩市
最佳旅游時節:3-10月。去西藏旅行必須避免雨季和嚴寒冬季。
3、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廟,殿宇雄偉,莊嚴絢麗,佛前千年不滅的酥油燈,是心底最深處的虔誠。大昭寺位于拉薩市中心,始建于唐貞觀21年。寺內主供的釋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帶進的,拉薩之所以有“圣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后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后,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大昭寺殿高4層,整個建筑金頂、斗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檐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又呈現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特點。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這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兩尊,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這座土木結構的寺廟,主殿三層,殿頂覆蓋著西藏獨具一格的金頂,陽光下浮光耀金,光彩奪目。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記錄著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跡,也留下了歲月的永恒。一千多年的歷史,一千多年的香火,延續了一個流傳了一千多年的故事。
文化地理
歷史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該佛像是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之后寺院經歷代擴大昭寺(18張)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而尼泊爾帶去的8歲等身像于八世紀被轉供奉在小昭寺。
大昭寺建造時曾以山羊馱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為“羊土神變寺”。1409年,格魯教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為歌頌釋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眾,在寺院舉行了傳昭大法會,后寺院改名為大昭寺。也有觀點認為早在9世紀時已改稱大昭寺。清朝時,大昭寺曾被稱為“伊克昭廟”。
門票:旺季:4月21-10月19日 70元 淡季:10月20日-次年4月20日 35元
開放時間:上午7:00-12:00 下午15:00-18:30
建議游玩時間: 1小時
地址: 西藏自治區 拉薩市 城關區八角街
電話: 0891-6323129
最佳旅游時節:四季皆宜。去西藏旅行必須避免雨季和嚴寒冬季。
4、色拉寺
色拉寺是拉薩三大寺之一,下午的辯經活動展示了藏傳佛教的睿智。
色拉寺坐落在拉薩北郊山下,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建于明永樂十七年(1419)。色拉寺藏語為“野玫園寺”。色拉寺建有一個大殿、三個扎倉(僧院)、二十九個康村。僧人最多時有5500多人。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西藏本地制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各扎倉經堂四壁保存著大量彩色壁畫原作。
交通
公交出租車其他在娘熱東路(靠北京東路)的車站坐5路公交車前往,車票3元;
坐出租車前往,約15元,可議價;
可租自行車前往,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
活動
色拉寺的辯經非常有名。辯經園就在通往正門通道的北端。辯經的時間一般從15:00開始,可以隨意觀看。色拉寺有一個盛大的節日叫“色拉崩欽”,意為色拉寺獨有的金剛杵加持節。據傳在公元15世紀末,由印度傳來一個金剛杵,人稱飛來杵,后由結巴札倉堪布于藏歷12月27日迎入丹增護法神殿中供奉。過去,按習慣每到12月27日清晨,結巴札倉的“執法者”騎上快馬將金剛杵送往布達拉宮呈給達賴喇嘛,達賴喇嘛對金剛杵加持后,再快馬送回色拉寺。這時,結巴札倉堪布升座,手持金剛杵給全寺僧眾及前來朝拜的信眾擊頭加持,以表佛、菩薩及護法神的護佑。每年這天來色拉寺等待擊頭加持的信徒數以萬計。
文化地理
歷史藝術環境節日色拉寺全稱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北面3千米巨石崢嶸的色拉烏孜山腳。與甘丹寺、哲蚌寺合稱“拉薩三大寺”。“色拉”在藏語里是野玫瑰的意思。傳說山下修寺時這里長滿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該寺由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 (“措欽”、“札倉”、“康村”,是密宗寺院組織結構。措欽是集會殿,是寺院的正殿,也是整個寺院的活動中心。措欽大殿內有4個拉康,即佛殿,是供奉佛像,經書和僧侶集會的場所;措欽以下的組織叫札倉,即僧院,是僧侶學習佛經的場所;再下便是康村,是寺院最基層的組織,僧侶食宿和起居作息之處。) 巴,委派其八大弟子之一的釋迦也失。于明代永樂十七年(1419年)興建。釋迦益西曾代表宗喀巴大師到南京朝覲永樂皇帝,被封為“妙覺園通慧普應輔國顯教灌頂弘善西天佛子大國師”,賜給印誥,并頒賜大量經書、佛像、僧衣、法杖、綢緞和金銀,這些成為了他修建色拉寺的資糧。主要建筑有措欽大殿、3個僧院(麥札倉、吉札倉、阿巴札倉)及29個康村等,占地約11萬平方米。
色拉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西藏本地制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各札倉經堂四壁保存著大量彩色壁畫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馬頭明王”像。在四層吉札倉里面,進大殿直走,過一排小殿,最里面就是。當了人會把頭伸進一個小神龕里面,用頭觸那個雕像的基座。
色拉寺周圍柳林處處,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講經說法之地,有許多僧尼小寺環繞其間,寺東和寺南有普布覺寺、米瓊熱尼庫寺、貢巴薩寺、帕奔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麗尼姑寺;寺后還有珠康日卻、色拉卻頂寺等等。
拉薩的天葬臺就在色拉寺北后的山上,如果有緣的話,一大早可能有機會看到天葬,不過上天葬臺的路非常艱辛。而且為了尊重當地老百姓的風俗,西藏政府是不允許旅行者看天葬的,有可能你費了很大的力氣爬到那里卻受到阻止,甚至會出一些意外,建議你要慎重考慮。
色拉崩欽
色拉寺有一個盛大的節日叫“色拉崩欽”,意為色拉寺獨有的金剛杵加持節。據傳在公元15世紀末,由印度傳來一個金剛杵,人稱飛來杵,后由結巴扎倉堪布于藏歷12月27日迎入丹增護法神殿中供奉。過去,按習慣每到12月27日清晨,結巴扎倉的“執法者”騎上快馬將金剛杵送往布達拉宮呈給達賴喇嘛,達賴喇嘛對金剛杵加持后,再快馬送回色拉寺。這時,結巴扎倉堪布升座,手持金剛杵給全寺僧眾及前來朝拜的信眾擊頭加持,以表佛、菩薩及護法神的護佑。每年這天來色拉寺等待擊頭加持的信徒數以萬計。
小貼士
1、每天15:00色拉寺內有喇嘛辯經,不容錯過。
2、參觀帖士寺院許多大殿內保存了較老的壁畫,建議帶上手電。
門票:藏人免費,游客55元
開放時間:09:00-16:00
建議游玩時間: 4小時
地址: 西藏拉薩市北郊
最佳旅游時節:四季皆宜。去西藏旅行必須避免雨季和嚴寒冬季。
二、珠穆朗瑪峰
Mount Qomolangma | 巍峨、宏大、圣潔的珠峰吸引著無數登山愛好者,她是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是萬山之尊,她是地球之巔!
1、珠峰大本營
名震世界登山界的大本營,云集了膚色各異的挑戰者。這里是攀登珠峰的補給站,更是國人心中的驕傲。
珠峰大本營,指為了保護珠峰核心區環境而設立的保護地帶,位于海拔5200米,與珠峰峰頂的直線距離約19公里。
這里有帳篷供登山者和游客入住,還有旅館、茶座、商店甚至郵政所;門前都有太陽能電池板,提供晚上照明。登山者在大本營休整后,可繼續進行登珠峰之旅。
交通
開車從日喀則走到絨布寺就必須停下,登山者和游客換乘馬車或徒步7公里前進到珠峰大本營。現在也可以直接開車到大本營了。
小貼士
最佳旅游時間每年的4月初到5月底間,是珠峰登頂的最佳時機,因此,這期間大本營里駐扎著來自全世界的登山好手。眾多戶外的世界著名品牌的帳篷群五顏六色散落在空曠的大本營地上,比較壯觀。
對攝影愛好者而言,4月間可能是能拍攝到珠峰旗云的最好月份了。
大本營除了兩座代表了現代文明的公共廁所外,再無永久性建筑。
2、絨布寺
一座只有幾十個喇嘛的小寺,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院。從這里仰視珠峰,仿佛伸手可及,近在咫尺。
絨布寺,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是屬西藏寧瑪派寺廟,是一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 絨布寺始建于1899年,由紅教喇嘛阿旺丹增羅布創建。它位于珠峰北麓的絨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頂約20公里。
寺院分新舊兩處,舊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處,靠近珠穆朗瑪峰,尚存蓮花生大師當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蓮花生手足印的石頭和石塔等。新寺建成于1902年,絨布寺一度規模較大,曾有十幾座屬寺,有的還在尼泊爾境內,后因歷史原因被毀。現今主寺下面有八個附屬小寺,包括一個尼姑庵。
由于絨布寺距珠峰頂約20公里,所以這里已成為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營。從這兒向南眺望,是觀賞拍攝珠峰的絕佳地點。
圍繞絨布寺有一條轉經道。大殿前是一座雕梁畫棟的看戲臺,每逢重要節日,當地的群眾都會到這里看喇嘛演戲。門外的瑪尼石堆通常會被攝影人作為拍攝珠峰的前景。這里的壁畫值得仔細觀賞。
交通
包車要去絨布寺,最好從新定日包車前往,這條線上很少有便車。
住宿
珠峰大本營附近過去唯一能夠提供游客住宿的地方就是絨布寺,住寺廟旅店,條件較差,但在此住宿,便于觀看珠峰早晚景色,每個床位25元。
在4月—10月間,沿路一直到大本營都有可住宿的帳篷,每個床位約30—40元/人。旅游旺季的5月—8月還會出現一位難求的現象。
美食
目前寺廟建有三十間一百多個床位的旅店,接待中外游客,還設有餐廳和小賣部。條件盡管比較簡陋,但每位旅客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面條、米飯、炒菜等現做的飯菜和種種方便、罐裝食品。游客如果沒有高山反應,還能喝到啤酒和其它酒類。
不過價格要高一些,因為這里的東西都是從千里以外的日喀則、拉薩等地運來的,有的甚至是從內地長途販運而來的。
門票:35元/人
開放時間:9:00-16:00
建議游玩時間: 2小時
位置: 位于珠峰北麓的絨布冰川末端
地址: 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巴松鄉南面珠穆朗瑪峰下絨布溝東西側的“卓瑪”(度母)山頂
最佳旅游時節:春秋季節適宜游覽。
三、林芝
1、魯朗
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魯朗的風景像一幅油畫,霧氣總是纏在山腰,綠色陰濕的草場,顏色鮮亮的野花,一座座木屋散布其中,一派田園的美好。
魯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鎮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長約15公里,平均寬約1公里。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海”;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崐猶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報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馬先蒿花等成千上萬種野花怒放盛開,頗崐具林區特色的木籬笆、木板屋、木頭橋及農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錯落有秩,勾畫了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
交通
魯朗就位于距林芝地區八一鎮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從八一鎮有客車直達,自駕或租車前往也都非常方便。
美食
石鍋雞
到魯朗不吃石鍋雞是一件遺憾的事,石鍋是用一整塊石頭掏空而成,雞則是當地藏民養的土雞,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人參、藏貝母、百合、枸杞等藥材慢慢地燉,絕對是人間美味。
2、雅魯藏布大峽谷
這條“中國最美的峽谷“擁有5000多米的落差,沿途能夠觀賞到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季風雨林的九個垂直自然帶風貌。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深度、長度)峽谷。獲得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深大峽谷、世界最長大峽谷兩項世界紀錄。
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位于西藏林芝素有“背包客圣地”之稱的邊境小鎮派鎮。北起米林縣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9公里,平均深度2800米,最深處達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峽谷。整個峽谷地區冰川、絕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錯在一起,環境十分惡劣。許多地區至今仍無人涉足,堪稱“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質工作少有的空白區之一。
交通
其他先從拉薩乘坐班車到林芝,班車的首發時間為上午8:00,拉薩到林芝的八一鎮633公里,票價155元,然后從八一到排龍,之后,徒步由排龍到札曲游覽雅魯藏布江大轉彎和世界上最深的峽谷,再由札曲到排龍,途中可以訪問門巴族村落,欣賞原始森林,最后可以乘車由排龍到米林,由米林到山南地區的加查,途覽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風光。
住宿
只要有人家,住宿在藏區是最不成問題的,一般藏族人家里都有“客廳”,里面沿墻擺滿了藏式床,被褥層層疊在某個角落的床上,游客自帶睡袋也可以。
3、南迦巴瓦峰
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高空風造成的旗云被人們看做是神仙燃起的桑煙,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區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還有一為“天山掉下來的石頭”。后一個名字來源于《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在這段中將南迦巴瓦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
交通
從拉薩出發——沿康藏公路東行至八一鎮,全程404公里——沿尼洋河南卜,經稚魯減布匯岡嘎大橋到米林縣城,行程75公里——從米林縣城沿雅魯藏布江東行9l公里至海拔3l00米的派區——從派區沿簡易公路北上18公里,經大渡卡鄉至格嘎——然后步行到接地當嘎海拔35l2米的南迦巴瓦登山大本營。
文化地理
山峰攀登史神話傳說地質狀況及氣候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地質的構造復雜板塊構造運動強烈,造成南峰地區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極大,反而使南迦巴瓦很長時間以來成為未被人類登上的最高的一座“處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聯合登山隊登頂成功。
開放時間:自然景觀,全天開放
建議游玩時間: 1天
地址: 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米林縣
最佳旅游時節:10月-次年4月最佳。這一時節降雨不多,空氣干爽,能見度高,能夠遠觀南迦巴瓦的最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