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5日訊 今天上午,由國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甘孜州委、州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的“圣潔甘孜 走進北京”文化旅游宣傳周系列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正式啟動。散發著甘孜藏區民族文化氣息的展覽目不暇接,給參觀的人們奉上了一頓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在賞心悅目的展品中最為奪目要數展廳中央的那頂虎皮帳篷,整個帳篷呈圓形,內拱呈穹,盡顯雍擁華貴。門簾掀起處,開啟一段久遠的歷史,歲月的深處,是康巴人無比的才智和精湛的裁縫技藝。600年前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在戰勝自然、戰勝饑寒的過程中創造了讓世人驚嘆的歷史,書寫了康巴高原豐厚的文化。
追根溯源,我們得知,原來虎皮帳篷是約六百年前(元朝時期),大施主革后丁真曲吉贈送給毛埡土司,毛埡土司又捐送給理塘縣長青春科爾寺,用來念經、祈富、祈愿蒼生平安,是一件無比珍貴的文物。據考證,該帳篷的篷頂和篷裙由100張虎皮制作而成,底邊鑲有水獺皮、熊皮、豹皮等裝飾,同時四周鑲有海貝串成的吉祥圖案。做工精細、原料珍貴、歷史悠久、精美絕倫、尊華尊貴,堪稱藏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一朵奇葩。
甘孜州為了更好的向首都人民展示甘孜的風土人情和厚重文化,全力承辦好此次文化旅游周活動,專程從3000多公里之遙的甘孜州博物館將“百虎帳篷”“重兵”押運過來的!
驚嘆之外,還能在文化宮看見甘孜州特有的八大非遺展演流連其中記者目睹了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阿西土陶燒制技藝、藏族藥泥面具制作技藝、白玉河坡藏族金屬手工技藝、德格藏文書法、甘孜州南派藏藏醫藥(醫典唐卡)、藏族噶瑪嘎孜畫派(醫典唐卡),以及藏族牛羊毛絨編織技藝等八大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一登場。
一處處場景震憾著參觀者的心靈!甘孜州這片圣土用心用情帶著康巴兒女的厚禮而來,讓參觀者在感嘆中感悟在與圣潔甘孜的期待與叩拜禮遇、邂逅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