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7日訊 6月5日12:45分,一架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客機平穩降落在海拔3535米的阿壩紅原機場,圓滿完成了試航任務,拉開了阿壩紅原機場即將正式通航的序幕。
5日中午12時,國航試飛機組駕機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起飛,于12點30分左右飛抵紅原機場空域,開始驗證試飛。隨后,試飛機組使用傳統導航程序平穩降落在剛剛建成的阿壩紅原機場,這是該機場首次迎來民航客機。
國航客機再次升空,在紅原機場跑道低空精確完成了傳統導航程序和RNPAPCH程序的多項試飛科目,對飛行程序、跑道、滑行道、停機、飛機滑行路線以及各類生產設施進行了實際檢驗,驗證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即將建成的紅原機場有望在8月底正式通航。通航后,從成都出發只需40分鐘就可抵達紅原機場,游覽美麗大草原、達古冰山后,再乘車前往九寨溝和黃龍旅游地,從九黃機場出發,反之亦然。實現紅原機場和九黃機場的雙打配合,構成川西北空中旅游環線,游客在3~4天內暢游大草原和九寨黃龍變為現實。屆時將實現九黃機場、阿壩紅原機場客源共享的“兩翼齊飛”和環機場周邊九縣旅游經濟聯動,進而形成繼大九寨國際旅游精品區之后的又一個新的大草原旅游經濟增長極。
阿壩紅原機場位于紅原縣城西南方向43公里處的龍日壩草原,距州府馬爾康128公里,海拔3535米,計劃總投資8.86億元。機場性質為國內支線機場,飛行區按4C標準設計,新建一條長3600米的跑道,3600平方米的航站樓,3個站坪機位,同時配套建設通信、導航、氣象、供電、供水、供油、消防救援及輔助生產等設施。 機場建成后將成為阿壩州第二個機場,主要服務于阿壩州藏區7個縣。機場旅客吞吐量預測到2020年能達到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能達到1050噸。
在正式通航后,除開通成都航線外,還將逐步開通至重慶、西安、貴陽、昆明、拉薩、蘭州等城市直飛航線,這片紅色熱土將成為離成都、重慶、西安等內地大城市最近的大草原。
阿壩紅原機場于2012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機場的建成,有利于改善阿壩州的交通運輸條件,對阿壩州加快對外交流的步伐、優化投資環境、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對阿壩州推動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阿壩州擁有豐富的世界級旅游資源,但由于受交通瓶頸的制約,若爾蓋黃河九曲第一灣、達古冰山、紅原大草原等眾多旅游資源還未得到有效開發。機場位于阿壩州西部地區的中部,與若爾蓋、黑水、阿壩、馬爾康、理縣相鄰。同時,甘孜州色達、爐霍和青海省的久治等縣與機場的距離也相對較近。阿壩紅原機場建成后,將有效覆蓋以上地區,向客人全面展示阿壩州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以及豐富的紅色文化、嘉絨文化、草原文化和宗教文化,并減小成熟景區的接待壓力,為阿壩州西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機場總經理林鑒說。
紅原縣縣長嘉央羅薩介紹到:“ 我縣抓住省委、省政府確定建設‘大草原’旅游區和川西北生態經濟示范區、打造川西北生態經濟新的增長極,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設‘環阿壩紅原機場旅游經濟圈’的機遇,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宣‘七大要素’的提升和完善,舉全縣之力、聚全縣之智,去冬今春 31項旅游重點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優良的旅游服務、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優良的旅游環境,積極迎接阿壩紅原機場正式通航。通航后,不但會改變目前相對單一的進入方式,也為豐富目前旅游項目提供有力支撐。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籌備‘空中看草原’旅游項目,讓游客從空中領略紅原美麗的草原風光及自然美色,預計紅原將迎來新一輪旅游熱潮。”
據悉,紅原縣屬于國家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也是全省唯一的現代草原畜牧業試點示范縣,具有發展生態文化旅游的得天獨厚優勢,紅原縣借助阿壩紅原機場的建設,著力“三個結合”發展生態文化旅游。
推進生態與旅游相融。月亮灣、日干喬濕地、刷經寺森林、查針梁子、達格則、色阿柯河等眾多旅游景區景點風光秀美,讓人流連忘返。推動原生態自然、草原風光、民俗風情風貌為主題的特色旅游,利用森林資源設計背包客、攝影家和自駕游的游覽項目;推出四至五月看黑頸鶴、黃鴨(學名赤麻鴨)、綠頭鴨等雁鵝,六至八月賞壤口萬畝幸福花海、吸刷經寺森林氧吧、看月亮灣日出日落,秋看金色草原,冬嘗銀色草原等主題活動,零距離與自然接觸對話。
推進文化與旅游相融。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為讓游客有玩頭、留得住、住得下,精心設計“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多日深度游”線路,開發達格則寺“快樂的小路”、五月飛雪醉紅原、穿越日干喬濕地、“當一天紅軍”等旅游項目,瞻仰全國海拔最高的雅克夏山紅軍烈士墓,游覽川西北最大藏傳寧瑪派寺院麥洼寺。每年6月至8月,在方圓3萬畝的壤口幸福草原,游客盡情賞花朵、騎駿馬、玩飄流、坐高空滑翔、乘直升機俯瞰草原,看日出、攝雪峰、宿帳篷、數星星,拍婚紗、跳鍋莊、聽彈唱、講傳奇,吃手抓肉、喝酥油茶、嚼和尚包子、品壤口酸奶,與藏族美女們合影,天人合一,幸甚至哉!
推進農牧與旅游相融。重視農牧業與二三產業轉型升級結合發展,大力發展觀光農牧業。推出“當一天牧人”等活動,讓游客參與擠牛奶、牧牛羊、賽牦牛、制糌粑、挖紅軍菜等活動,購買刷經寺鎮野生菌類、綠色蔬菜、高原金針菇、壤口酸奶、蟲草、貝母等,讓群眾腰包鼓起來。延伸草原生態功能,依托牧民定居行動新村建設,打造特色魅力鄉鎮和精品旅游村寨,扶持有條件的牧民售畜減畜、轉包牧場,發展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建成規模牧家樂20家、家庭旅游示范戶17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