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18日訊 銀川市賀蘭山巖畫管理處為深入推廣和發揚賀蘭山巖畫文化,將巖畫教育深入更廣泛的社會群體,提高公民的巖畫保護意識,積極籌劃發展賀蘭山巖畫科普教育戰略,擴大巖畫科普教育規模,不斷創新科普教育方式,拓展科普教育對象范圍,逐步打造賀蘭山巖畫科普教育基地品牌,相繼組織開展了各項科普教育活動,受到有關單位和社會群體的廣泛好評。
一是充分發揮賀蘭山巖畫文化景區的教育功能,多次開設老年人、社科部門、青少年的專門巖畫知識普及專場。曾多次接待區旅游局舉辦的“夕陽紅”、“千名老人家鄉游”,宣傳部和體育局舉辦的“萬人登山大會”、西海固留守兒童游巖畫、港澳800名中小學生游巖畫等系列活動。二是將賀蘭山巖畫景區作為校外實踐活動基地,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開展科普教育和互動活動。連續舉辦“小嘴兒話巖畫”——小小講解員將巖畫活動、夏令營活動、修學游活動、巖畫館探秘夜親子游等活動,通過多媒體互動展示寓教于樂,讓小學生親手制作巖畫拓片,培養其熱愛傳統文化和對事物的認真探索能力。三是成功策劃組織了“愛在春天 相約巖畫”社區家庭歡樂匯大型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贏得社會的贊揚,有效提高了景區社會影響力。四是與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巖畫研究中心、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銀川大學等高校合作,將賀蘭山巖畫設為各院校科普教育實習基地,成為國內重要的教育實踐實習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五是通過舉辦巖畫藝術節暨學術巖畫研討會,廣泛發掘和宣傳賀蘭山巖畫文化內涵,拓展科普教育活動內容,提升科普教育質量和水平。六是通過各種媒體加大對公民的巖畫宣傳力度。傳播巖畫知識,倡導科學方法推廣巖畫保護技術的應用。先后拍攝制作了動漫片《不周山傳奇》、科教片《史前一萬年》、《人面像巖畫之謎》等系列影片,并在多媒體播放廳進行播放宣傳。七是加強研究成果的出版,不斷提升科普教育質量。先后成立賀蘭山巖畫保護協會、賀蘭山專家委員會等組織,與南京博物院、國家納米研究中心、大英博物館、布拉德肖基金會等合作致力于巖畫的研究與保護工作,編制了《賀蘭山巖畫搶救性保護方案》,成功出版了《文明的印痕——賀蘭口巖畫》、《賀蘭山巖畫精品解讀》、《巖畫世界》期刊、《巖畫學術研究論文集》、《銀川世界巖畫館系列光盤(5盤)》等多部著作、科普書籍,全面系統的總結和歸納了賀蘭山巖畫的研究成果。力爭打造一流的科普知識教育場館。
2014年5月,銀川市賀蘭山巖畫管理處被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科協聯合評為2013年度寧夏回族自治區優秀科普基地。目前,賀蘭山巖畫已成為寧夏重要的科普教育場所,為進一步打造國內科普教育基地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