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臨近,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等我省紅色景區開始火熱起來。
面對越來越火的紅色旅游,海南省旅游研究所所長楊哲昆等專家認為我省紅色旅游發展存在不足,急需轉型才能迎來更多回頭客。
現狀 游客中黨員是主體
“我手里的這種菜,叫作‘革命菜’,雖然有些苦,但曾是馮白駒和革命戰士們8個月的口糧。”6月24日上午11時,在定安縣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里,一場母瑞山革命斗爭史的講解正在進行。講解人是70多歲紀念園園長王學廣,聽講的是前來參觀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11名黨員干部。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3周年,“七一”前夕,定安母瑞山紅色之旅成了熱線。據母瑞山革命歷史紀念園負責人介紹,從今年1月開始,每天都有游客前來尋找革命先烈足跡,截至6月25日該紀念園共接待游客近2萬人。
在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來游玩。瓊海市黨史辦相關負責人坦言,每當“七一”等特殊節日,都有眾多單位組織到景區參觀學習,大多是黨員活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七一”臨近,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等我省紅色景區比往常火熱起來,從游客結構來看,絕大多數是黨員干部。
問題 景點內容過于單一
坐落于中瑞農場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興建于原瓊崖紅軍操場司令臺遺址,目前景點內有銅像、陳列館、題詞亭等11個項目。
在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這里陳列著3000多幅珍貴的照片,還有娘子軍連當年戰斗、生活用過的槍炮、服裝和用具等珍貴文物。
白沙起義紀念園里有紀念館、紀念碑、銅像等景點。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雖然這些紅色旅游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游覽參觀,然而到過的黨員以及游客覺得內容還是過于單一,難以吸引回頭客。
“每次到母瑞山等紅色景點參觀感覺沒有新鮮感,每次看的內容都一樣,來過后不想再來。”到過定安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游玩的小劉這樣說,本想能體驗當時革命戰士如何在深山老林中艱苦生活、如何與敵人作斗爭的情況,因旅游項目開發比較簡單,只有紀念園,每次前來只能看看展覽、聽聽黨課就結束了。
“海南紅色旅游景點多,亮點不少,但早期開發的紅色景點產品內容過于單一。” 海南省旅游協會秘書長、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認為,與省外許多紅色旅游景點相比,早期開發的海南紅色旅游景點內容過于單一。
建議 打造多功能景區
紅色旅游景點是黨員的精神家園,如何使我省紅色旅游煥發青春,迎來更多回頭客呢?
有的專家認為可以學陜西照金。同樣是發展紅色旅游,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是有名的紅色旅游景點。近年來,照金鎮在發展紅色旅游過程中,除了建設愛國主義教育設施以及照金干部教育基地外,還配套了紅色文化創意街區、照金牧場等服務設施的修擴建、提升。游客到這來除了能感受到沉甸甸的紅色文化之外,還可以到附近的農家樂和休閑農莊放牧心靈,因旅游設施齊全,每當周末,大批游客就會涌入照金,游客當中除了黨員外,大多是自駕游。
楊哲昆認為,海南紅色旅游具有當地特色,但大多景區內容過于單一,只有通過改造添加休閑、體驗等項目之后,紅色旅游才不至于單調,又能吸引更多人前來體驗,不僅拓寬了旅游產品,還能讓游客感受到更深的紅色文化。
“革命歷史演義革命旅游,紅色旅游景區今后的走向不是門票經濟,不轉型升級不行。”王健生建議,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要與紅色娘子軍革命老區聯動起來,紀念園以紅色景區的建設對接旅游市場,把真正的紅色娘子軍革命老區文化特色餐飲系列做起來,做出一村一品。
采訪中,王健生建議,我省紅色旅游只有不斷完善旅游設施,添加更多旅游產品,改變過去只有紀念館、陳列館之類的紅色旅游景點,將其打造成一個多功能的景區,只有這樣紅色旅游才能跟上時代的需求,才能讓游客接受,這樣的景區才有活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回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