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在福建省相關部門了解到,福建福安白云山園區1200多平方米的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6大展廳各具特點,讓游客盡情遨游在地質科普知識的海洋;3.5千米地學科考線路,讓游客充分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日漸完善的景區建設和服務,引得八方游客流連忘返。
欲訪絕景白云上,天涯壺穴人間奇。天涯壺穴人間奇。水性至柔,可以穿石。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白云山園區,一處處藏諸深山的壺穴群,皆是由水領銜雕琢,歷經千萬年時光逐漸打磨而成的人間盛景。
峰與峰之間幽成峽谷,谷與谷之間飄蕩云霧。順著蜿蜒的山徑,拾級而下,踏石過洞,目不暇接的是造化神工、千姿百態的大小壺穴。葫蘆潭、玉鏡潭、綠潭,澗水潺潺,空谷回音;大如巨甕,小如銅錢,古洞壺穴,天下一絕……置身絕妙處,恍如天外天。好一處引人入勝的天然“壺穴博物館”。
白云山園區位于福安境內,總占地907.95平方千米,包含白云山、九龍洞、龍亭峽谷、黃蘭峽谷、金鐘山五個景區。該園區分布著規模巨大、分布集中、類型豐富、發育系統的河床侵蝕地貌,特別是形態各異的“壺穴”,形態豐富,種類齊全,極為罕見,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科普價值。此外,許多晶洞花崗巖崖壁在長期大氣降水的流水侵蝕作用下,形成多條平行分布的流水侵蝕垂直凹槽,猶如從天而降的百丈瀑布,故稱之為“石瀑布”。
除了奇輝異彩的壺穴群,廣袤多姿的白云山園區中,密布的溪流與瀑布,亦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深邃幽長的龍亭溪,蜿蜒曲折穿行于深切峽谷中,兩岸峭壁高聳,壺穴密布,氣勢磅礴,蔚為壯觀。黃蘭峽谷曲折迂回,樹木盤生,置身其間,仿佛進入植物大觀園。
如此人間奇景,真正走入人們視野的時間卻并不長。白云山園區,一個幾乎稱得上“從無到有”的旅游勝地,短短4年間,從景點深度開發到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從養在深山人未識到舉世聞名天下知,白云山園區的快速建設發展之路,不禁令人嘖嘖稱奇。
“4年來,我們投入了1.5億元開發景點和增加園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整個園區的面貌煥然一新。每年從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都在持續上漲,形勢大好。”白云山園區管理處副主任朱松景說。當年,申報之初的白云山園區幾乎不見任何旅游配套設施,但如今的白云山園區已今非昔比。寬闊平坦的景觀大道直通園區入口;2萬多平方米的咸福生態廣場;30多種植被爭相競艷;造型獨特的游客服務中心,設施齊備,便捷周到;1200多平方米的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6大展廳各具特點,讓游客盡情遨游在地質科普知識的海洋;3.5千米地學科考線路,讓游客充分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日漸完善的景區建設和服務,引得八方游客流連忘返。
“今年,我們還將投入3800萬元,對白云峰和兩個峽谷進行開發,以豐富景區的觀賞、體驗內容。”朱松景介紹道。聲名鵲起的白云山園區擁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在往后的規劃中,它將展現更為卓絕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