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在天津市相關部門了解到,暑期來臨,天津多個主題游樂場的客流量和上百元的門票,讓不少投資商看到了市場“錢景”。近兩年,津城游樂場行業進入發展階段。業內預計,3至5年將步入快速發展期。
天津主題游樂場處于起步期
11日,在位于津南區某水上游樂場內,記者看到,整個戲水大廳人頭攢動,游客們都在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游樂設施。造浪池里,游客們正乘著皮筏乘風破浪;海盜船上,有正在探索藏寶圖秘密的學生;兒童戲水池里,小朋友們打水仗玩得不亦樂乎;漂流河里,游客們正體驗漂流時光;瑤池仙境中,注重養生的游客正在享受溫泉SPA。來自紅橋區的陳女士和孩子在這里度過愉悅時光,她告訴記者,“孩子玩得可高興了,把水上所有的娛樂設施都玩了一遍。”
據記者粗略統計,從2012年起,天津陸續建成的大型主題游樂場有凱旋王國、海魔方、歡樂谷、米立方、方特。其中,有以水為主的水上主題游樂場,也有以娛樂設施為主的戶外主題游樂場。“主題游樂場作為旅游資源的補充和現代旅游產品中的一個類型,在旅游業的發展中發揮了特殊作用,今后還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旅游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如今的游樂園,規模大、設備新成為發展方向,也帶來游客量的激增。例如,米立方在夏季高峰期,一天的游客量在1800人次左右。歡樂谷更是自開業來,成為華北地區最快突破百萬游客的主題游樂場。
在業內人士看來,不少大型房地產企業已開始將重金砸向旅游行業及主題游樂場。這樣一來,更是推動了主題游樂場的快速發展。從天津市場看,主題游樂場進入了起步期。
餐飲價格偏高 多數游樂場看天吃飯
“天氣、假期經濟、同質化競爭以及外來客源少,是目前天津主題游樂場的四大痛處。”昨天上午,去過數次游樂場的市民小鑫告訴記者,“我更喜歡去歡樂谷,因為那里不受北方旅游市場冬季運營限制。”他解釋道,三大恒溫室內場館打破傳統北方游樂場冬季運營瓶頸,不會受季節影響。“即使在冬天,我和朋友足不出津便可感受海南風格。”
不過,目前,多數游樂場還是沒能打破“看天吃飯”的定律。不少投資商看到的是最熱時節的火爆場面,對游樂園特殊的經營模式缺乏了解,如高投入、回報期長、受天氣制約導致成本高等。
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副院長徐虹解釋,影響主題游樂場的最關鍵因素還是天氣。在天津,最好的經營期依然是7月和8月,整體經營期也只有四五個月左右。如果遇到下雨等情況,會直接影響經營效益。
此外,對于餐飲普遍成為旅游“宰客”現象,主題游樂場也不例外。小鑫告訴記者,“吃的東西比正常價格要貴一倍還多。一份普通的套餐價格在30-50元。”隨機采訪中,幾乎九成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游樂場的餐飲偏貴。
新場館建設需“破冰”冬季經營
從津城游樂場的占有量來看,在華北地區排在靠前位置。記者了解到,天津幾家游樂場目前均有意向規劃擴張。未來三至五年,或將步入津城主題游樂場行業快速發展期。
因此,未來,天津主題游樂場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而且競爭的層次和手段將更加高級化。記者從徐虹口中了解到,我國的大型主題游樂場主要集中在以廣州、深圳為主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蘇州和無錫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此外,在長沙、武漢、成都等中西部地區城市也分布有較大規模的主題游樂場。
“這種空間布局與我國的旅游市場結構是基本相符的。”但由于主題內容雷同,我國主題游樂場的區域性競爭異常激烈。例如,僅在上海就有樂園、環球樂園、夢幻樂園、歐樂園以及南上海水上樂園、南華水上樂園、夏威夷水上樂園等30多個主題游樂場,其中絕大部分游樂場都存在產品雷同、個性缺乏的問題,從而造成了同一市場范圍內各主題游樂場之間的惡性競爭。
隨著主題游樂場的陸續增多,天津的主題游樂場行業也將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建議,新場館的建設需要“破冰”冬季經營。“新的園區規劃建設有利于突破主題公園原有的運營瓶頸,打通傳統淡旺季的季節溝壑,或將為北方主題公園冬季運營發展找出一條新路徑。”
除了應對冬季運營的難題外,業內認為,新項目的推出還應釋放出國內主題游樂場轉型升級的信號。目前,大多數主題游樂園吸引的是青年游客。年齡偏小的兒童和年齡偏長的群體往往對此望而卻步,這就限制了主題公園客群結構向兒童和老年人拓展。“在未來開發的項目中,應拓展游客群體。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暢游其中。”徐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