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年,巴馬瑤族自治縣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步伐。
年初,該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縣委、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縣直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工作的開展。研究制定了《巴馬瑤族自治縣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實施方案》和《巴馬瑤族自治縣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推進工作方案》,明確了創建工作的目標和責任分工。已著手編制《廣西巴馬盤陽河重點區域控制性規劃》等旅游發展專項規劃,先后聘請北京中科景元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編制完成巴馬縣旅游總體規劃(修編)、賜福湖組團創國家5A級景區規劃、以百魔洞和百鳥巖為核心的盤陽河創國家5A級景區規劃、以命河和水晶宮為核心的命河-水晶宮創國家5A級景區規劃、龍洪組團創國家5A級景區規劃等8個旅游發展規劃。聘請了廣西華藍設計院對盤陽河流域旅游核心區坡月村、巴盤屯等10個自然屯的污水系統進行規劃和設計,現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聘請廣西橋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盤陽河兩岸62個自然屯的生活污水處理項目進行初步規劃設計;邀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到巴馬調研,著手開展縣域的環境容量評估及環境承載力規劃編制工作。
該縣人大頒布實施《巴馬瑤族自治縣關于加強長壽資源保護和管理的決定》和《巴馬瑤族自治縣關于加強盤陽河流域保護和管理的決定》,實施總投資6337萬元的縣域綠化工程,實施總投資4761萬元的盤陽河生態防護林建設工程、盤陽河甲篆段河道整治工程和盤陽河長壽養生休閑帶建設工程,財政預算每年投入不少于500萬元用于植樹造林,景區內所有坡地全部退耕造林,所有自然林全部封山育林,所有宜林荒山全部種上林木。
此外,該縣還大力實施“四大工程”(道路改造工程、河道景觀工程、文化建設工程、亮化綠化美化工程),不斷提升城市品位。2014年重點推動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建設,加快建設甲篆鄉坡月至帝皇宮三級公路、水晶宮至鳳山江洲交界三級路、淀粉廠橋至常豆(龍洪景區)三級公路;規劃建設巴馬至鳳山二級路坡月繞村改線工程、巴馬至鳳山二級路甲篆繞村改線工程、甘內至平林至坡貴三級公路、淀粉廠至弄累三級路。接待場館設施方面,先后引進深圳華昱機構、南京中脈健康產業集團、廣西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大集團大企業,實施了華昱百魔洞養生旅游項目、中脈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都會等養生項目建設,提升了巴馬旅游的品質和檔次。接待能力明顯提升,全縣現有星級酒店6家,商務酒店和社會旅館185家,農家旅館125家,星級農家樂4家,旅行社及分社16家。景點景區包裝有新突破,長壽地質公園開發有限公司投入9000萬元整體開發長壽水晶宮景區和百鳥巖景區;投資1億多元,在庫區打造風情島旅游項目,帶動庫區經濟發展。深圳華昱集團投資開發百魔洞景區,集長壽養生、民俗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百魔洞片區養生旅游度假項目啟動建設。永康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設敢煙仁壽文化源景區。巴馬儒禮桃花源養生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2500萬元開發儒禮桃花源養生旅游度假村。投入4000萬元建設盤陽河休閑養生帶項目。巴馬目前擁有2家國家級4A級景區,2個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唯一以長壽文化為主題的縣級長壽博物館。目前,全縣已形成以龍洪、賜福湖、盤陽河沿線為中心陣地的休閑養生度假中心,東有東山瑤族風情游,西有燕洞、所略鄉村游和天坑石林探險游,南有敢煙長壽文化之旅,北有那社長壽風情觀光和西山紅色旅游的特色旅游網絡格局。
今年1月23日,集中開工建設了總投資達7.27億元的坡月村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盤陽河流域綠化美化項目等10個項目,目前,各個項目建設正在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