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宣傳部主辦的“神秘湘西·美麗家園”大型穿越活動在吉首圓滿落幕。來自主辦單位的領導和文化藝術、民俗、旅游等相關領域專家以及媒體記者近百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為期8天,行經8個縣市、行程1000多公里、穿越30余個土家族苗族核心生態古村落,藝術家采風、專家學者田野考察、媒體關注,共同探討湘西苗族土家族生態文化保護區旅游開發大題,推廣土家族苗族生態文化核心保護區和鄉村游精品路線,促進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
豐富的土家族苗族文化
此次穿越活動分為探訪土家源和苗寨兩部分。活動第一天,隊員們踏上尋訪土家源的征途,從龍山縣撈車河村出發來到龍山縣靛房鎮。靛房鎮是土家族聚集地、全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保留了土家族民族語言的地區之一。打溜子、咚咚奎、吹木葉、土家山歌等土家族原生態表演在這里得到完整的保留與保護。
土家族是自治州世居民族主體,占全州總人口的40%多,土家族文化成為湘西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擺手舞、茅古斯舞兩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都是土家族文化的代表。永順縣的雙鳳村被譽為“土家第一村”,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村之一。
雙鳳村隱蔽在湘西永順的大山深處,這里的建筑全部為木質結構,至今仍保留著“自古以來土家村寨散處溪谷、所居必擇高峻”的居住特點。近年來,隨著當地鄉村旅游開發的推進,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來到雙鳳村領略純正的土家風情,讓這座養在深閨的特色民族村寨逐漸為外界所知。
除了雙鳳村,在湘西,以龍山縣惹巴拉為龍頭,沿酉水流域串聯了龍山洗車、惹巴拉、萬龍、長青、隆頭、保靖首八峒、亨章、永順雙鳳、老司城、勞莊,小溪、古丈老司巖、張家坡等土家寨古村落,這些村寨從建筑、風俗、生活等方面都遺存著深厚的土家文化韻味,形成了鮮明的土家族文化景觀。
與土家文化相呼應的苗族文化也可謂氣勢恢弘,它們以吉首德夯為核心,串聯鳳凰老家寨、拉毫、老洞、早崗,吉首齊心、小溪、吉斗寨、德夯,保靖夯沙、呂洞,花垣金龍、板栗、磨老等苗族古村落。
位于保靖的呂洞山被稱為苗祖圣山。呂洞山苗族人民為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在圣山祭臺舉行了苗祖圣山苗族原生態祭祀大典,場面神秘而壯觀,古歌的民族遷徙,滄桑而悲傷;古老的民族祭祀,神秘而神圣。讓在場的每個人都為之動容。
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湘西地處武陵山區,為土家族、苗族聚集地區。長期以來,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包括世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鼓舞、織錦、刺繡、印染等,與湘西的自然環境,古村鎮、古建筑相依相存,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文化生態區域。2010年,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被文化部批準設立為我國第六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也是湖南省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近幾年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通過旅游、節慶等活動推動全州文化建設,強化文化旅游興州理念,立足豐富的土家族、苗族生態文化,把發展生態文化旅游產業作為富民強州的支柱產業,并取得良好成效。據統計,2012年全州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88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5億元,旅游收入占全州GDP的26.5%;2013年,全州接待游客232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44.9億元,分別增長23.2%和37.5%,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達34.5%。
為推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今年初,州委、州政府提出了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態和原生態文化資源優勢,以鳳凰為龍頭、吉首為集散中心,依托鳳凰古城、里耶古城、老司城3塊金字招牌,突出精品景區建設和服務設施配套,對接國際化旅游管理,全面推進生態文化旅游業拓展提質,努力把鳳凰建成國際旅游目的地,把吉首建成武陵山區旅游中心城市,形成鳳凰、里耶、老司城旅游“金三角”,構建全州一小時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圈,把湘西州建成民族文化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社會文明進步的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
打造生態文化鄉村游精品線
依托星羅棋布的特色民族文化村落,湘西已形成了鳳凰山江、永順王村、吉首德夯、龍山里耶、瀘溪浦市、古丈紅石林等多個特色民族村寨和自然風景區。相關部門在依托各縣市原生態民族文化優勢的基礎上,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和傳承,確保文化遺產不遺失、傳統文化不消失,使文化資源更多地向農村、基層傾斜,促進了文化旅游產業拓展升級,實現了民族文化和鄉村旅游融合,保護了原生態民族文化,發展鄉村旅游成為湘西由文化旅游資源大州向文化旅游強州轉變的重要推動力。
當前,全州旅游正進一步突出重點,進行鄉村旅游開發。特別提出立足民俗體驗、戶外探險、山地度假、生態休閑,以吉首德夯為核心,串聯鳳凰老家寨、拉毫、老洞、早崗,吉首齊心、小溪、吉斗寨、德夯,保靖夯沙、呂洞,花垣金龍、板栗、磨老等苗族古村落,加快形成苗族生態文化鄉村游精品線路;以龍山惹巴拉為龍頭,沿酉水流域串聯龍山洗車、惹巴拉、萬龍、長青、隆頭、保靖首八峒、亨章、永順雙鳳、老司城、勞莊,小溪、古丈老司巖、張家坡等土家寨古村落,打造土家族生態文化鄉村游精品線路,并積極對40個左右重點民族特色村寨進行保護整治,結合其自然生態、原居環境、文化遺存,開展各具特色的以體驗性旅游活動為主題的精品游路線建設,提高了農家樂、休閑農莊等鄉村旅游產品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