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初省旅游局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五個專項改革指導小組以來,全省旅游系統改革工作漸次展開,有效推進,取得了十個方面階段性成果。
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局機關做到了“窗口之外無審批”。目前,省旅游局現有的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共三類十一項,全部進入省政務窗口辦理。創建四星、五星級酒店和4A、5A景區評定以及旅游規劃設計資質等級評定等也全部進駐窗口,切實做到了“窗口之外無審批”,為省旅游局局機關的“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創造了條件。
打破部門利益藩籬,實現了“清單之外無權力”。根據省政府會議要求,省旅游局對現有各類評定事項進行了全面清理,取消了全省旅游強縣、旅游商品示范企業、4星、5星農家樂和優秀旅游鄉鎮的評定工作;下放了3A景區、4A級誠信旅行社和誠信旅游飯店的評定權。
終結二十年分配模式,旅游專項資金實行一般性轉移支付。遵照省政府分管領導指示要求,省旅游局主動會商省財政廳,在對旅游項目資金進行競爭性分配改革的基礎上,研究下發《關于旅游專項資金實行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文件,終結了旅游項目資金二十年“閉門分配”的模式,把項目資金分配權下放到市縣旅游、財政部門。
勇于擔當壯士斷腕,培訓中心改制“難題”破解在即。在深入調研、傾聽群眾呼聲的基礎上,省旅游局黨組于4月份成立省旅游培訓中心改制督導組,明確督導八項職責,實行脫產駐點辦公,要求督導組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攻堅克難,做到“情況不清人不走,問題不解決不撒手”,集中力量推進改制。
革除傳統路徑依賴,旅游推廣模式實現向新媒體和精準營銷轉變。通過構建新模式,在整合媒體資源、整合營銷資金、整合營銷隊伍上求突破,實現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并重,形成了靈活多樣的拼盤營銷模式,加強了省市聯動、區域聯合、政企聯手。同時,搭建新平臺,強化網絡營銷、代理營銷和精準營銷,與互聯網深度合作,開發網絡營銷平臺和手機終端軟件,開展微視頻營銷和社交網絡營銷。
積極推進“政會”脫鉤,機關在協會兼職干部全部退出。根據“政會”脫鉤的政策要求,省旅游局局黨組認真會商省旅游協會,并研究同意省旅游協會提出的一攬子建議方案。
著眼全國總結典型,黃山市旅游市場聯合執法經驗被國家局列為重點課題。黃山市的旅游市場聯合執法機制起步較早,比較成熟。通過最近的調研,目前正在總結經驗,擬向全省推廣。
景區體改正在破題,旅游資源整合有望沖破行政壁壘。我省的景區體制改革已經在淮南八公山和宣城敬亭山破題。目前,淮南市已將隸屬于鳳臺縣淮河以東地區及八公山周邊的茅仙洞景區劃歸八公山統一托管,將隸屬于謝家集的臥龍山景區及所在的鄉鎮劃歸八公山,并整合全市資源進行統一營銷,做到“一個品牌、一個形象、一個聲音”。
《智慧旅游規劃》通過評審,改革試點工作在三個層次全面鋪開。省旅游局委托上海華東師大編制的與長三角對接的《智慧旅游規劃》已于今年4月通過評審。下一步,將按照《規劃》全力推進包括北斗衛星技術應用在內的全省智慧旅游工作。
改革機關財務管理,“三公”經費大幅下降。今年二季度以來,省旅游局局機關通過對出國團組和人員實行嚴格審核和公示,改革“公車”管理,對公務接待實行“實名制”和“三單制”,對公務出差和參加公務活動實行嚴格審批制等改革措施,把八項規定和省委三十條規定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