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正在打破慣有的傳統思維,以大城市衛星城的思維替代縣城定位。此時的都江堰市已不再單純是地處成都西北,高原邊緣的旅游小城;山、水、道、熊貓已不再是她享譽全球的僅有資本;她正用高水準、高品質的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補齊城市功能短板,成為承接成都這個特大中心城市“產業西進”的基地,加速融入中心城區,逐步展現出包含“現代服務”、“高新技術”、“總部經濟”等現代城市要素的現代城市風范。
她猶如紐約長島,服務于中心城區旺盛的產業需求,受惠于中心城區強大的經濟輻射,保持以完善的發展要素和快速增長態勢,正在成為高端旅游、高端產業、高端人群匯聚中心。
這里有“好山好水好空氣”、“宜居宜業宜休憩”的品質生活,有城市和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這里是投資熱土,也是熊貓家園,是旅游的勝地,更是成都旅游休閑度假衛星城。
在都江堰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上,都江堰確定了從更高水準、更寬領域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規劃圖”。日前,都江堰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將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規劃圖”變成了更為具體的“施工圖”和“計劃書”,精準謀劃國際旅游城市建設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根據中央、省、市的要求,都江堰將緊扣“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發展主題,圍繞“一城兩區”發展構架和“旅游產業化、旅游現代化、旅游國際化”發展取向,切實遵循“三步走”發展戰略,以“旅游提升、品質城市、產業轉型、開放合作”四大發展計劃的實施為重點,全力打造成都旅游休閑度假衛星城,將國際旅游城市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總定位
全力打造成都旅游休閑度假衛星城,奮力建設國際旅游城市。
四川省提出了打造全國旅游經濟強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宏偉目標,明確要求大成都旅游經濟區繼續保持首位發展,都江堰市是全國知名的旅游城市,將繼續充當成都市旅游發展的排頭兵、領頭羊,把都江堰市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休憩的成都旅游休閑度假衛星城,加快發展旅游產業,都江堰市責無旁貸。
發展主題
“創新發展 轉型升級”
面對“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都江堰市將著力推動區域經濟由政府性投資拉動向產業化投資拉動轉變,完成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實現市強民富統籌發展的最終目標。
發展構架
以“都江堰主城”、“大青城旅游區”、“都市現代農業區”為組團的“一城兩區”城鄉發展構架。
在“一城兩區”的城鄉發展構架中,“大青城旅游區”是主發力點,只有做好旅游,才能形成興旺城市的人氣和商氣,帶動城市提升;“都江堰主城”是主支撐點,承擔起旅游配套功能,支撐景區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區”是主延伸點,既能拉長旅游縱深補充景區旅游,又能延展產業鏈條補給城市經濟。“一城兩區”互作依托、互相支撐,共同構成國際旅游城市的三大功能板塊。
發展取向
“旅游產業化、旅游現代化、旅游國際化”
推進旅游產業化,就是要充分依托都江堰市的山、水、道、熊貓四大特色旅游元素,推動旅游資源具象化、實體化、項目化,加快聚集各類旅游要素,不斷延伸旅游產業鏈條,著力豐富旅游產品,有效推動觀光游向以休閑游為主的多種旅游形態轉變,加速由單一旅游目的地向川西旅游集散地轉變;旅游現代化就是按照科技興旅要求,注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手段、新興商業模式等創新元素和創新方法、現代理念在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產品、旅游營銷、旅游服務、旅游管理等環節的運用,把以智慧旅游為代表的現代科技融入旅游產品開發中,打造各類科技性強、娛樂性強、知識性強、體驗性強的旅游項目,加快傳統旅游向現代旅游轉型;旅游國際化就是要深化城市品牌塑造、特色文化傳播和旅游市場營銷,借助主題突出、影響力大的賽事活動和專業機構推廣,著力構建都江堰市獨有的國際旅游城市識別體系,大力提升城市外向度和旅游知名度,促進旅游營銷、市場服務與國際標準、國際慣例的全面接軌,努力實現城市形象、旅游品牌和區域文化、旅游客源的國際化。
發展內涵
都江堰立足實際,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成都旅游休閑度假衛星城,重點從十個方面豐富衛星城的內涵
“魅力”衛星城
重點圍繞“熊貓、山、水、道”四大核心旅游元素,加快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提檔升級,集中打造熊貓旅游品牌。立足山水觀光、古城游覽、溫泉度假、秀展演藝、康檢美容、運動探險、冬季滑雪、禪修養生、水上游樂、鄉村旅游等特色旅游主題,進一步增強城市魅力。
“精品”衛星城
遵循精品城市運營理念,推行城市精細精致規劃和建設模式,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宜休憩的品質“長島”新城。加快智慧城市營運體系、全域wifi覆蓋等現代化生活方式營造,努力構建衛星城強大的城市功能支持。
“實力”衛星城
堅持總部經濟發展方向,著力構建以旅游業為核心,現代服務業、“兩型”工業、都市現代農業集聚、融合、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調整服務業業態,探索建立傳統服務業改造和現代服務業培育機制,著力發展消費服務業、文化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加快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商業街區”。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立足“高科技、高投入、高產出、無污染”要求,加快工業企業引進和工業技術、組織、管理革新。
“活力”衛星城
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對外合作機制和城市品牌塑造機制。著力創新投資體制和對外合作機制,不斷提升城市和產業發展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立足成都旅游休閑度假衛星城定位,建立健全同發達地區及成都中心城區的發展合作機制,著力強化產業轉移、資本利用及技術承接。
“幸福”衛星城
堅持“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總體戰略,構建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機制。加快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系。完善新型城鎮化體系,分類開展景區城鎮和農業城鎮規劃修編,健全包容性城市政策體系,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高效”衛星城
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和效率,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積極推行政府及部門權力清單制度,全面履行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鞏固提升“338”分段延時服務機制,打造便企惠民的政務環境,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構建市、鄉鎮(街道)、社區三級聯動、運轉協調、高效快捷的便民政務服務體系。
“惠民”衛星城
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資源,優質提供公共服務,努力讓全市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資源,優質提供公共服務,努力讓全市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進教育資源集約化利用,試點搭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探索建立醫療衛生機構整體管理評估制度和社會醫療衛生機構退出機制。
“和諧”衛星城
著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構建新型社會治理體系,努力實現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斷提升居民自治水平,探索多元共治模式,加快形成政府主導、部門監管、屬地負責、社會參與的城鄉管理新格局,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預知預判預警工作機制,探索提升公眾理性認知和行為自覺度。建立健全重大決定、重大改革和重大工程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強化決策責任追究。
“法治”衛星城
加快構建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格局,促進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機統一。深化基層民主建設,創新新型城鄉基層民主體制,大力推進依法行政,著力實現公正司法。
“廉潔”衛星城
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著力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立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構建改進作風長效機制。洪繼東/文
專家點評
成都大學城鄉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吳建瓴:
都江堰市委十三屆四次全委會標志著都江堰新一輪發展掀開了序幕,其發展總定位,架構、實施路徑,都符合都江堰市的實際。而且發展戰略明確了轉型升級的要求,把觀光游向更深層次的體驗休閑游轉型提升,產業的轉型又必將帶動基礎設施的大提升。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都江堰市依托良好的山水生態本底,做足“綠”、做活“水”、做美“景”,必將會把都江堰市——這座成都之西的衛星城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的生態宜居城,從而讓成都人更多地享受發展帶來的紅利。
仲量聯行華西區董事總經理吳允燊:
仲量聯行參與了對都江堰市未來發展定位的調研和相關咨詢,我們認為,都江堰市具備世界級旅游資源、世界級原生態山水資源、大熊貓的棲息地、宗教文化、無污染的現代農業與冷水養殖漁業,作為成都衛星城,在大城市輻射范圍內,基礎建設條件相對完整,交通可達性強、人口素質文明程度高。中國旅游城市很多,但像都江堰市同時具備這么多條件的,可能真的不多。成都市這幾年經濟發展非常快速,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國際知名度與入境游客不斷攀升,再加上入境72小時免簽政策的實施,都江堰市作為成都旅游休閑度假衛星城,發展為世界級旅游城市不是愿景,而是一個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