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達州8月12訊 近年來,萬源市以“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為主題,大力發展旅游業,取得了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旅游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但也還存在品牌缺乏、主體不清、設施滯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該市旅游產業發展。旅游產業是一項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富民增收的大產業,對萬源這樣的革命老區、貧困山區、生態環境限制發展區意義重大,萬源應抓住世界旅游向養生度假旅游發展的新時期,搶抓機遇,重點突破,進一步加快旅游產業大發展,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旅游產業取得的成效
萬源市生態良好,森林、旅游資源豐富,是達州境內唯一被國家列為重點生態功能區域的縣(市),也是四川省四個國家主體功能試點示范縣(州)之一。相關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將被生態環保產業取代而退出該市經濟社會發展舞臺。近年,萬源市立足實際,審時度勢,科學決策,按照“構建一個中心、突出兩大主題、建設三條精品線路”的思路,大力實施政府主導戰略、旅游精品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打造重慶、西安和達州等環秦巴地區大城市的生態休閑旅游“后花園”,把該市建成四川東北部的“旅游門戶”,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已建成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點景區1個、國家3A級旅游區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達州市級景區10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已建成鄉村旅游示范鄉鎮7個、鄉村旅游示范村6個、星級鄉村酒店11家、推出了10條鄉村旅游自駕游線路。全市有旅行社1家,旅行社分社及服務網點4家,星級飯店3家。“巴山雀舌”、“舊院黑雞”等特色富硒農產品聲名遠揚。旅游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全市經濟大發展。2013年,該市共接待游客15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旅游總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24%。
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支撐品牌缺乏。萬源有較多的全省、國家甚至世界級旅游資源品牌,但這些旅游資源都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和打造,沒有達到其應有的知名度,沒有樹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同時,由于萬源過去長期處于經濟和交通網絡的末梢,再加上旅游開發較晚,旅游線路及周邊景點難以輻射到,致使該市旅游被“邊緣化”。
政府投資主體不明。萬源市近些年雖然整合項目資金,加大了景區建設力度。但這些設施的建設都是相關部門的項目資金,有些建設內容為了符合上級項目驗收要求,在實際建設中不得不改變服務旅游這一基本要求。同時這些項目相關部門只負責實施,沒有管護、維修等要求,導致使用中無人管理、無人維護。這些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如果從旅游發展的要求看,投資亂、配套缺、效果差,與景區要求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完善配套的旅游基礎設施是旅游產業發展的的物質基礎,而交通不暢是制約萬源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該市重點景區龍潭河、魚泉山公路是單行道且彎窄,主要進出通道寬分別為4.5米、3.5米,旅游大巴無法進入,同時錯車點很少,小車一到旅游旺季就造成交通擁堵,直接導致旅游團隊客人極少,基本以自駕游和散客為主。
加快旅游發展的對策
打造A級景區集群。對接現代旅游市場需求,構建觀光、休閑、度假旅游模式,同時,以高端度假旅游綜合體模式為指引,高起點大手筆引進或建設一批4A級(或5A級)旅游景區為核心的A級旅游景區群,支撐該市旅游的快速發展。通過一批重大特色項目和旅游示范品牌的引領,撬動萬源旅游發展,使之破繭成蝶,成為四川、國內外旅游熱點和投資熱點。
理順政府投資關系。萬源旅游發展應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開發、建設、運營,政府主導是關鍵,企業主體是核心,市場運作是途徑。政府主要應主導規劃、方向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但政府的主導要圍繞企業主體開展各項工作。政府投資要按照企業的開發計劃、建設內容進行項目整合、集中投入,這樣既便于管理,又能讓景區早日產生經濟社會效益,也極大地利于景區的提升發展。
加快交通網絡建設。新建三條縣際公路。即:新建井(溪)—(宣漢)渡(口)公路,打通龍潭河和百里峽兩個景區之間連線;新建(萬源大竹鎮)白(楊溪)—(陜西紫陽)麻(柳)公路,連接達陜高速公路麻柳出口,促進大竹河旅游景區發展;按照二級公路標準新建(萬源)羅(文)—(宣漢)廠(溪)快速通道,連接廠溪高速公路出口,形成達州北部旅游環線。加快建設旅游景區干道公路,即:改建萬(源)—八(臺)快速通道;擴建(官渡)關門洞—項家坪公路并油化;改擴建舊院黃溪河城萬快速通道出口—蜂桶鄉旅游公路;改建右岸口—長洞湖、石崗—牛卯坪(玄祖殿)、(官大公路)兩河口—魚泉山、(河口鎮)二洞橋—東林山森林公園公路,新建黑寶山、東林山、海鷹寺連接萬通高速出口旅游公路。加快建設旅游景區內部游覽環線公路和旅游景區內部人行游覽道路網絡。重點建設黑寶山景區內部道路、高速公路萬源出口經紅軍公園—火車站旅游環線公路。相關部門和重點旅游鄉鎮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和通鄉油路、通村工程等建設項目,將旅游交通網絡建設納入規劃,優先安排,狠抓落實,努力建成各主要旅游景區干道相連、內部暢通的交通網絡體系。
充分利用國家政策。要緊緊抓住國家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家主體功能試點示范縣(市)的大好機遇,用好用活國家相關的財政、稅收、金融、投資、產業、土地等優惠的扶持政策,確保政策及時全面落實到位,大力發展旅游扶貧和生態旅游。同時,加快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報批,積極向國家爭取更多相關政策和項目支持,積極研究實施有關配套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充分發揮政策在旅游扶貧開發和打造生態旅游中的整體撬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