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玉山訊 隨著杭長高鐵和京福高鐵建設推進,玉山旅游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如何融入上海、杭州等發達城市的“兩小時經濟圈”,成為都市“后花園”?玉山縣主動作為,創新旅游發展戰略,呵護“源頭”、立足“山頭”、扮靚“橋頭”,將原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巨大的產業優勢,打造近悅遠來的旅游名城,傾力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實現旅游業發展的新突破。
呵護“源頭”,讓“一湖秀水”成為最大的后發優勢。玉山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好青山綠水,啟動了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開展“美麗金沙溪,保護信江源”主題實踐活動,出臺“1+9”全面保護金沙溪沿線工作方案,解決好金沙溪沿線的工農業污染整治、生活污水垃圾整治、河道整治以及流域的綠化美化等問題,努力把金沙溪流域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的生態休閑旅游帶;全力推進“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開展“種名樹、護古樹、捐大樹”活動,將三清山旅游走廊打造成精品綠色通道;大力實施高速公路沿線和旅游公路沿線的村莊房屋“穿衣戴帽”工程,注重在改造中統一規劃、統一風格,進一步提升三清山旅游的總體形象,形成與5A級景區相匹配的旅游發展環境。
立足“山頭”,將三清山旅游產業鏈進一步延伸。玉山堅持與三清山錯位發展,全力打造好與三清山觀光旅游互補的休閑旅游,積極實施一批重大旅游項目,全力打造冰溪、懷玉、紫湖“金三角旅游精品線路”。在冰溪,加快金沙溪夢里水鄉濕地漂流建設,積極籌建三清山國家濕地公園,進一步彰顯“千年古邑、江南水鄉”的個性特征和文化氣息。在懷玉,科學謀劃懷玉山旅游開發,打造華東第一高山盆地休閑度假基地。在紫湖,開發天梁漏底景區,實施琴山旅游度假區項目,保護開發紫湖古村落,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信江源頭的鄉村休閑旅游基地。與此同時,該縣還引導農民在三清山旅游公路沿線建設一批創意農業、有機農業、休閑農業觀光園,目前已形成了一條草莓、楊梅、西瓜、翠冠黃梨、信木柚等四季瓜果飄香的“鮮果長廊”。
扮靚“橋頭”,大手筆盤活旅游資源“內存”,造就旅游產業新優勢。玉山是江西向東開放的“橋頭堡”,圍繞經營和打造好“江西東部第一城”,該縣把城市作為一個最大的景區、最好的旅游產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來打造,高起點建設旅游項目,高水平布局旅游景區,先后引進資金47.5億元開發實施了18個休閑旅游項目,對閻立本墓、明朝古城墻、“科舉活化石”清代考棚等人文景觀的保護性開發。在城市建設中,該縣注重彰顯個性特色,統籌開發利用城市公共資源,完善旅游交通、基礎設施、信息服務等體系,實現市民游客共享。今年啟動建設客運公交總站、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旅游服務設施建設。為打造森林花園城市,該縣大力實施城市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建成了萬柳洲公園、沿河公園等7個主題公園,打造玉清大道景觀帶、博士大道景觀帶等一批園林景觀精品,對百余棟建筑進行了高品位亮化,僅綠化建設就投入資金2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