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聞網訊 日前,榮成出臺《關于鼓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園區的若干意見》,各級各部門紛紛行動起來,引導、鼓勵各類社會團體加大生態農業的投入力度,其中經濟開發區大遲家藍晶藍莓、趙家農業園、龍潤生態園、三脈豐生態采摘園等多個新建、擴建特色農業項目競相落地。目前,全區已建成較大規模休閑農業基地21處。
8月24日,記者在尋山街道三脈豐生態采摘園看到,這里一片繁忙的景象,種植人員正在二期工程上搭建暖棚,澆灌土地。市里優惠政策的出臺,增強了他們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的信心,在一期工程建成24個冬暖葡萄大棚后,二期他們準備再建16個大棚用于擴大基地規模,增加采摘品種。
“今年,我們在壽光引進了一批新品種葡萄,4月份栽植后,長勢喜人,果實口感非常好,按照技術要求,明年畝產能達到一萬斤以上。”三脈豐生態采摘園園長管波說。三脈豐生態采摘園位于青山路北側的牛口石村,采摘園由綠色種植區、休閑垂釣區、生態餐廳三大功能區塊組成,主要發展葡萄、草莓、櫻桃種植,總投資500萬元,全部建成后,將為市民就近提供一處休閑采摘的好地方。
三脈豐生態采摘園是經濟開發區發展生態農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經濟開發區充分挖掘農業優勢資源,大力推進“特色富農”工程發展,在政策鼓勵下,很多生態農業項目加大投入,海波生態農場總投資1200萬元,建設了50個節能溫室果蔬大棚、320畝露天特種果樹休閑采摘園及各種禽類養殖場。目前,全區已建成較大規模休閑農業基地21處,在建7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