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8月31日消息 為了促進陜西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提升城鎮化建設的歷史文化內涵,加強特色景觀資源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日前,陜西省地方志辦公室決定與省住建廳、省文物局等部門合作首次編纂《陜西名鎮名村志》,以此推動全省市、縣、鎮、村地方志書編撰工作全面啟動,進一步彰顯陜西悠久的地域文化特色。此舉填補了陜西目前尚無名鎮名村志書的空白。
《陜西名鎮名村志》以現行陜西行政區劃為記述范圍,主要收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陜西入選7個鎮3個村;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旅游局共同評定的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陜西入選3鎮1村;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公布的中國傳統村落,陜西入選13個村;由陜西省委省政府規劃建設的31個文化旅游名鎮。
《陜西名鎮名村志》將全面真實地記述全省境內名鎮名村的歷史和現狀。該志記述體裁以志為主,以圖照、表、錄為輔。采用章目體,按市設章,章下直接以名鎮、名村的名稱為目,目以下設若干條目記述,每個鎮村的記述約在3000~5000字。目錄前設彩頁若干,文中設插圖不少于5幅,該志的總篇幅約在50萬字。記述上限起始于記述對象有史記載,下限截止于2013年12月31日。
《陜西名鎮名村志》編纂堅持質量第一,力求觀點正確、特色突出、記述準確、表達通順、文風端正、圖文并重,計劃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2014年上半年進行前期調研和編纂方案制訂,2014年8月在全省全面啟動編纂工作,2014年底前各相關市、縣(區)完成初稿,2015年完成志稿的總纂和審定,2016年完成修訂并正式出版。
陜西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延綿的歷史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陜西眾多的名鎮名村。這些鎮村反映了不同區域、不同民族、不同歷史階段的聚落形成和發展演變,是陜西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編纂一部突出陜西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特色的《陜西名鎮名村志》,對了解和研究陜西名鎮名村的歷史與現狀,展示陜西旅游特色鎮村、傳統村落風貌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