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旅游又獲一殊榮!2014年中國跨境消費高層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與Visa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跨境消費年度指數報告(2014)》。《報告》指出,在入境旅游方面,全國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中,泉州名列第二。
榮譽 入境游魅力四射 躋身全國第二
據悉,這是國內首份跨境消費指數報告。報告推出中國入境旅游市場吸引力指數,它包括綜合市場吸引力指數、入境旅行時間指數、旅行單位時間支出指數三大指標。經數據統計,全國中間水平,即各省市每位入境游客過夜平均停留時間的中位數2012年為2.55天。
根據對入境旅游市場吸引力指數的研究,國內最具吸引力的省市(省級行政區域)是天津、北京和江蘇;最具吸引力的三個城市是福州、泉州和南京,其中,福州的指數值為244,是全國中間水平的2.44倍,泉州和南京分別為全國中間水平的1.78倍和1.57倍。
現狀 旅游形勢見好 接待量持續增長
自2011年以來,中國入境游開始進入相對低迷的狀態,但我市旅游市場卻逆勢上揚,幾年來的入境接待量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13年度,泉州入境接待量全省排名第一,人均日花費比上年同期增加26.76美元,增長15.0%。
市旅游局產業發展科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泉州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729.2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9%。其中,國內游客3543.27萬人次,增長14.8%;接待境外游客186.01萬人次,增長15.8%。境外游客中,外國人及華僑24.18萬人次,增長22.8%;港、澳同胞130.2萬人次,增長13.8%;臺灣同胞31.62萬人次,增長19.3%。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446.96億元,增長18.8%,旅游創匯10.75億美元,增長18.5%。
原因 文化資源豐富 經貿交流頻繁
那么,泉州旅游為什么可以逆勢上揚,并奪取最具吸引力城市的亞軍位置呢?
市旅游局市場開發科葉科長認為,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也是臺灣地區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同時是祖國大陸距離金門最近的地方。長期以來,旅游業在泉臺交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經貿方面,泉州也優勢獨具。古代,泉州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總吞吐港;而今,泉州與“海上絲路”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十分密切,涵蓋了東盟、中東、南亞和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必將帶動旅游方面的發展。
文化方面,泉州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為泉州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去年,泉州就當選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此外,鄭成功、施瑯、朱熹等名人,清水祖師、媽祖等信仰,都吸引著海內外游客尋根祭祖,朝圣觀光。
政府部門的宣傳也功不可沒。前不久由文化部、泉州市人民政府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共同主辦的“文化國門·美麗中國”——“東亞文化之都·泉州”國門攝影展,讓過往的旅客在“第一國門”就能全方位地了解泉州;泉州旅游景點還多次登陸央視。同時,我市旅游部門還“走出去”,到海外推介泉州,這一系列措施都起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