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輛高矮不一的吊車代替了纖纖素手,將今年天安門廣場中心花籃中的鮮花布置得圓圓滿滿,兩條“長臂”將滿載著祝福和祈愿的花盤托起,實現了花籃的完整合龍。隨后的花壇擺放,是伴隨著夜色和朝霧進行的;24個小時的施工沖刺,確保今晨6時起,天安門廣場國慶花籃及花壇完整亮相。
“沉住氣。”昨日晚間,降旗之后,華燈初上,廣場上的人群漸漸稀少,北京花木公司現場負責人沉著指揮。連續兩天的大雨,讓所有的后續工作,都要在12個小時內完成。一切都在順利推進著。
“主花的花蕊,再向中心調整一下。”19時45分,花盤進入起吊倒計時,一位近70歲的老人還在指揮著高車將施工人員送到直徑最大的牡丹花旁邊,整了整牡丹花中心。她是中國首批插花花藝大師王綏枝。在北京,有這樣稱號的人只有兩位。歷年的國慶廣場花籃、北京奧運會頒獎花束,都出自她的設計。
19時51分,花籃起吊。直徑15米、重達60多噸的花盤和花朵,被兩臺吊車穩穩吊起,離開地面。“慢點兒!慢點兒!”五六個施工人員立馬兒蹲下,緊盯著下方逐漸露出的核心筒。這個花籃組合之后,一共有19.2米高,花籃的底座——籃肚已經被架在4米多高的花壇之上。直徑數米的核心筒,將和花盤、花朵一起被吊起在空中,放入籃肚里。
20時18分,花盤被吊裝到籃肚正上方,“中國夢”三個字,在籃肚上泛出金色的光。隨后的20多分鐘里,所有人都在等著花盤和籃肚緩慢合龍。
憑借著28年的國慶花壇施工擺放經驗,這一環節無驚無險地順利完成。今日凌晨,施工人員還要完成花壇坡面的結構吊裝及燈帶安裝;早就已經選取好的精壯盆栽,將在同一時間被送到廣場上,開始擺放。今早6時,中心花壇“祝福祖國”在天安門廣場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