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園村八里崗水庫風光
走進今日烈山,波光粼粼的南湖濕地公園,風景秀麗的龍脊山風景區,碩果累累的美好鄉村示范點榴園村,一幅幅自然生態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烈山區搶抓“東進南擴”戰略機遇,不斷挖掘旅游資源的本土文化內涵,加快推進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步伐,著力打造山水生態新城。
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
去過烈山的人,或者對烈山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該區文化底蘊厚重、旅游資源豐富。有著炎帝故里、陳勝墓、毛遂煉丹的傳說;有著以大方寺、迴龍寺、青龍寺、南湖居士林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張果老升仙傳奇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二十四孝之一蔡順“拾葚異器”為代表的孝文化。在2013年5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石山孜新時期時代文化遺址名列其中。坐落在南湖濕地公園內的淮北國家礦山公園博物館,將城市歷史的發展軌跡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四季榴園風景區是正在建設的全國第一家的石榴博覽館,將于10月份建成開館。
“概括地講,烈山區旅游文化資源主要包含龍脊山景區、四季榴園景區、南湖景區、華家湖景區、老貓洞景區五大景區和石山孜新時期時代文化遺址一個‘國寶’?!绷疑絽^旅游局局長李健碩告訴記者。
然而,如何充分挖掘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做大旅游文化產業”,多年來一直困擾著烈山人。“做大旅游文化產業”一直都是烈山人的夢想。
今年2月28日,我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淮政〔2013〕2號),提出了逐步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為推進城市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的總體要求。其中將烈山區華家湖旅游生態度假區項目、國購汽車文化園項目、洪莊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龍脊山和塔山休閑旅游項目等旅游開發項目以及塔山石 榴文化旅游節、南湖水上旅游節等節慶品牌重點提出。
今年市政府和區政府的工作報告中也將建設四季榴園4A級景區重重地寫入其中。
烈山“做大旅游文化產業”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
明清石榴園
突出烈山特色科學規劃定位
謀定而動,關鍵在做。近年來,烈山區立足山水資源優勢,圍繞做大做強旅游品牌,加大旅游產業招商力度,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取得初步成效。目前,轄區內龍脊山、南湖、榴園村等景點景區年均接待游客達30多萬人次。總投資8.9億元的洪莊文化創意產業園、總投資50億元的國購汽車文化產業園已開工建設。
為更好地推進烈山區旅游文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該區作出了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決定,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依據《方案》,創建中的國家4A級景區總規劃范圍東至與宿州市行政界線,南至大麻子、二麻子山,西到華家山,北到大黃山、小黃山、芒九山。包含12平方公里龍脊山風景區、14平方公里四季榴園風景區、6平方公里華家湖風景區,共計32平方公里。
特別是依托榴園村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該區深刻挖掘石榴文化,把石榴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并邀請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對石榴博覽館、榴園村進行了旅游整體規劃,整個規劃按照4A級風景區的標準,秉承尊重歷史與可持續發展、自然與生態、文化與藝術、科普性、以人為本、適用性與經濟性六大原則,按照一軸、兩園、四季、二十四個景點的設計理念,全力打造“四季榴園”,先期將其創建成國家4A級景區。
龍脊山景區規劃鳥瞰效果圖
不懈追夢建設山水生態新城
談到烈山區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藍圖,烈山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2013年,力爭把明清石榴園申報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把四季榴園風景區創建成國家4A級風景區;以四季榴園風景區為核心,發揮其輻射帶動功能,于2020年前將龍脊山自然風景區融入國家4A級景區內;在2030年前把華家湖風景區融入國家4A級景區,形成總面積32平方公里的風景區,近而創建國家5A級風景區。同時將塔山—— — 龍脊山風景區、華家湖風景區、南湖濕地公園、老貓洞風景區和洪莊文化創意產業園形成互動,點動成線,線動成面,帶動整個烈山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把烈山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山水生態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