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近日發布《云南省大旅游產業建設方案(2014-2020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把云南建成旅游強省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云南省大旅游產業將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1萬億元,增加值突破4000億元,占全省GDP的13%,并同步把云南建成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區域性國際旅游集散地。
重點 發展什么?
吃
加大“滇派菜系”的研發、推廣力度,引進10家左右國際國內知名連鎖餐飲集團或公司,培育扶持地方特色餐飲企業1000家,引導開展品牌加盟、集中生產、統一配送、分散經營的服務模式。
住
以度假型、商務型和經濟型酒店為重點,以居民客棧和家庭旅館為補充,力爭引進30個國際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及下屬的60個酒店品牌,重點扶持成立10家左右本土化的品牌酒店管理公司。
行
啟動實施“空中巴士”計劃,盡快實現高檔次旅游汽車占汽車保有量的50%以上,加快成立5家左右的通用航空旅游和水路航運管理公司。
購
構建由免稅店、購物街區、購物點組成的旅游購物體系,基本形成以七彩云南、滇緬珠寶城等為代表的10家綜合性旅游購物企業,推動建立100個集生產、銷售和物流為一體的主題旅游購物街區。
娛
發展具有云南旅游特色的旅游主題公園、節慶、演藝、影視、體育運動、茶藝等休閑娛樂業。
文化產業
鼓勵社會和民間力量投資開發私營主題特色博物館、旅游休閑書吧、休閑網吧、經營性娛樂場所;繼續加大麗江古城、哈尼梯田等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建設力度,推進茶馬古道、滇越鐵路、寒武遺跡、青銅文化、普洱古茶、恐龍化石等一批珍貴歷史文化資源的申遺工作;以舉辦亞洲微電影節和爭取設立國家動漫游戲產業振興基地為突破口,推動微電影、動漫游戲在云南省的制作、拍攝和推廣。
加工制造
從代工生產模式入手,提升創意設計水平,向更高端的設計輸出和品牌輸出方向邁進,實現由“云南制造”向“云南智造”的升級轉變。推進珠寶玉石、茶葉飲品、植物花卉、生物制藥、工藝美術、特色食品等6大類特色旅游商品的加工生產,在每個類別領域重點扶持1~2個全國性品牌。
健康服務
深入挖掘原生態民族民間洗浴方式,重點打造安寧溫泉、騰沖熱海、陽宗海湯池、紅塔大營、華寧象鼻、洱源下山口、尋甸星河、彌勒福泉、龍陵邦納掌、梁河南甸、曲靖三寶等溫泉旅游小鎮;發展體育旅游,爭取國際性的高爾夫球賽、山地汽車拉力賽等5個賽事落地云南。
將要做些什么?
培育旅游經濟走廊
根據規劃,昆明主城區將進一步建設為國際著名觀光度假勝地、商務會展基地和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內外旅游集散中心及旅游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地。
同時,推進“昆玉紅”旅游文化產業經濟帶、沿邊開發開放旅游經濟帶、金沙江百里長湖風情旅游帶建設;做強滇中大昆明國際文化旅游區、做精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態文化旅游區、做特滇西邊境風情文化旅游區、做優滇西南瀾滄江—湄公河貝葉文化旅游區、做深滇東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區、做大滇東北紅土高原文化旅游區。
此外,培育昆明—河內、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加爾各答4條國際旅游經濟走廊,和滇桂、滇黔、滇川、滇渝、滇藏5條國內旅游經濟走廊。
玩轉復合型旅游概念
未來云南省將進一步完善生態觀光游、文化體驗旅游、溫泉療養旅游、會展節慶旅游、科普教育旅游、邊境跨境旅游、風光攝影旅游等優勢旅游產品。并加大開發紅色旅游、研學旅游、商務旅游、養老旅游、自駕旅游、宗教旅游、農業旅游等新興旅游產品。
其次,培育建設航空旅游、游艇旅游、房車旅游、醫療旅游、探險旅游、體育旅游等潛在旅游產品,著力推動復合型產品體系的轉型。
引進大企業扶持小企業
大旅游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在資金、市場、技術及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未來將重點引進中國500強企業和旅游前10強企業,并支持省內大型旅游集團公司加大整合力度,實現品牌化管理、多元化經營和多業態發展。
此外,還將重點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良好成長性的“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優、小而新”的中小型和小微型企業,從創意、創新、創業等多個角度入手,參與大旅游產業的建設發展。
深化旅游區合作
在邊境旅游、跨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發展方面,云南省將面向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孟中印緬地區等,促進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的自由流動,推動大旅游產業進入世界旅游市場的水平分工體系,發揮就地出口風景、就地出口勞務、就地出口產品、就地出口文化的綜合效益。
進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合作和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合作,推動滇港、滇澳、滇臺、滇粵、滇黔桂、滇黔渝、滇川藏和滇滬等多層次、大范圍的區域合作。
“智慧旅游”創新應用
信息科技早已融入旅游生活,云南省將以“智慧旅游”的建設發展為切入點,大力開展數字化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統、智慧景區、智慧企業的建設。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新一代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大旅游產業發展中的創新應用。
有哪些利好措施 ?
專項資金補助企業
《方案》中提出,云南省逐年加大省級財政對大旅游產業發展的投入力度,集中不少于60%的專項資金,通過直接補助、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用于項目建設等。對引進國際知名品牌企業、旗艦型企業和重大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對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的旅游裝備制造項目,按照投資額的6%給予企業貼息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000萬元等。
稅費減免力度加大
對國家規定鼓勵類旅游、文化、健康服務項目為主營業務的,且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總收入70%的企業,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引進國際知名品牌酒店管理公司進行經營管理的五星級酒店、符合規定的“醫療服務、養老服務”國際知名品牌企業,在該品牌企業經營管理期內享受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房地產稅優惠。
對新注冊的初創期科技型中小旅游企業,試行新增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按地方留成部分的50%獎勵企業。
強化金融支持力度
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通過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發展旅游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
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和鄉村旅游的信貸支持。
爭取國家支持組建民營旅游銀行。
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團體、個人依法發起組建各類旅游、文化投資公司、專業化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和投資基金。
名詞解釋
大旅游產業:
是指以旅游需求為基點,旅游消費為主線,產業間要素整合為途徑,行業間供需關系為紐帶,最終形成滿足旅游市場多元化需求,其中包括旅游要素產業、民族文化產業、旅游加工制造業、健康服務業等產業在內的綜合產業體系。其核心是以強化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為突破口,延伸產業鏈,擴大產業面,培育產業群,通過數量、質量、規模、效益的擴張,有效實現集聚化、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