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過后,鳳山縣百樂糧油合作社負責人陳蘭天的手機鈴聲不斷,大多是該縣各旅游景點特產店向他求購百樂粳米的電話。據陳蘭天介紹,新種植的百樂粳米品質優、口感好,無任何工業污染,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很受來鳳山旅游游客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這是鳳山縣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鳳山縣依托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品牌,緊緊抓住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這一機遇,以創建特色旅游名縣、國家生態農業公園為目標,充分利用山區自然景觀和林業、農業資源,并挖掘當地民俗風情,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旅游,不僅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而且帶活了農村經濟,為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探索了新的途徑。
發展要因地制宜。該縣結合實際,為全縣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繪制了藍圖,其中,規劃在三門海景區至縣城公路沿線發展農業展示帶,同時,力造5條軸線,大力發展有機生態農業:縣城至長峒,發展桑蠶循環農業示范軸線;縣城至長洲,發展百樂粳米等有機農業示范軸線;久加至喬音,發展蘭花園展示軸線;縣城至天峨縣,發展核桃等高山水果及林下養殖特色產業示范軸線;縣城至百色市凌云縣,發展金銀花、火麻等中草藥種植示范軸線。目前,該縣已有山茶樹29.5萬畝、核桃33萬畝、八角22萬畝、杉木35.7萬畝;成立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16個,建立19個林下養殖示范點。
如今,該縣正在緊鑼密鼓地創建國家生態農業公園。根據《廣西鳳山國家生態農業公園項目準備書》透露的信息,到2016年,該縣將建成一批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具體為:百樂粳產品開發示范基地5000畝;中亭觀光油菜種植園1500畝;久文國家生態農業公園林下養殖示范基地1500畝;鳳旁林場林下種植鐵皮石斛等中藥材2168畝;金牙外里清水灰鵝生態養殖及田園觀光項目連片種植黑麥草600畝,年養清水灰鵝18萬只;長洲那老春天有機農業公園5000畝;江州弄旁生態茶場500畝等。屆時,這些生態農業示范基地的建成,將有效推動該縣生態農業旅游發展。
此外,該縣還加快住宿、休閑等基礎開發建設,根據不同游客的需求,強化建設提升農莊、農家樂接待水平,積極創建星級“農家樂”。
“我們將充分發掘鳳山山水、人文、物產優勢,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全力推進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鳳山縣委書記廖錦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