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縣旅游業發展,多舉措抓好旅游項目規劃、項目建設、景區運營管理、景區運營管理、鄉村旅游發展、旅游市場營銷、中國長壽之鄉申報、龍灘大峽谷創國家4A級景區等各項工作,開創旅游發展的新局面。
抓基礎,旅游景區基本建成。天峨縣充分整合部門資金,投入景點景區和鄉村旅游區建設,累計投入9000多萬元實施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大山原始森林、川洞河燕子湖、龍灘大峽谷、紅水河、龍灘天湖、龍灘水電站6大景區基本建成,其中,除龍灘水電站3A級景區尚未完全開放外,其他景區都已正式對外開放。此外,我們狠抓鄉村旅游發展,先后創建了納王三星級鄉村旅游區、峨里湖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和登里山泉樂園旅游扶貧示范點,成功打造了8個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景區景點。今年1月,龍灘大峽谷景區獲評全市十佳景區;全市共評7家三星級農家樂,我縣獲評3家;兩星級農家樂共評19家,我縣獲評5家;全市共評2家三星級鄉村旅游區,我縣納王山莊獲評,鄉村旅游發展實現新突破。目前,正在著手將云榜村打造成廣西“特色鄉村旅游名村”,將都隆村打造成為四星級鄉村旅游點。
抓推進,項目規劃及建設成效明顯。天峨縣對天峨旅游資源進行重新盤點、定義、修編和規劃,紅水河濱水公園、丘英游客集散服務中心通過專家組的評審,其中游客中心基本完成項目前期工作,具備申報中央資金條件。按“一湖一城一峽谷、一鎮一村一中心、一園一區一基地”九組團思路,高標準規劃紅水河文化博覽園。向區發改委和旅發委匯報爭取,區發改委已同意大峽谷部分待建項目調整方案,并給予我縣爭取中央資金2000萬元的機會,2014年區旅發委安排我縣旅游發展資金220萬元,超過歷年獲得資金總和。完成龍灘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各項前期工作,開展天峨旅游集散服務中心立項、規劃選址、環評等審批手續,特別是在破解項目用地方面,超前謀劃,完成旅游集散服務中心62畝和紅水河文化博覽園1046畝的征地工作,共兌現征地補償費2978萬元,其中集散服務中心178萬元,紅水河文化博覽園2800萬元。項目建設推進,今年1月實現三大景區開放、三大項目開工,全面啟動龍灘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創建4A級景區二期工程項目建設,扎實做好景區升4A各項目建設,有望年內創建成功。狠抓游客集散中心建設,基本完成場平,完成游客中心設計。同時,積極開展申報“中國長壽之鄉”工作,挖掘推出長壽文化,增加旅游賣點。
抓管理,旅游發展逐步規范。2013年,天峨縣組建成立旅游質量監督所,新增3個編制,加強對旅游市場的規范運營管理。組建成立縣旅游投資公司,對景區進行有效經營和管理。配齊大峽谷景區管理人員,成立川洞景區管理黨群理事會。對景區門票價格進行規范,已批復景區門票價格(大峽谷138元,燕子湖126元,大山120元,紅水河峽谷游150元、龍灘天湖160元)。另外,完成大峽谷、燕子湖、紅水河水上游等景區的保險工作。
抓宣傳,旅游知名度日益提高。天峨多形式抓好旅游的包裝與宣傳,使旅游知名度日益提高。如在央視4套節目播出反映天峨縣紅水河水電文化、壯民族文化、螞拐民俗文化和生態農家文化的電視節目《清清紅水河》和《遠方的家—江河萬里行》;在中央電視臺、廣西衛視投放旅游宣傳廣告,組織開展天峨旅游攝影大賽和螞拐文化節、桐花節、珍珠李節等節慶活動,吸引游客到天峨旅游觀光;邀請40家區內外有影響力的旅行社到天峨縣各景點踩線,與中國國旅、中國青旅等知名旅行社合作,力推天峨旅游資源,不斷引進游客。與區內外知名網站建立網絡宣傳合作關系,創建天峨旅游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強勢推介天峨旅游。
抓保障,推動旅游元素發展。參照自治區、市旅游發展優惠獎勵辦法,制定下發《天峨縣促進旅游業發展優惠政策及獎勵辦法》,優化投資商在旅游景點景區建設、星級賓館創建、旅游社發展、農家樂創建、旅游市場開發等方面的政策環境。加大獎補力度。進一步鼓勵和吸引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到天峨縣開發投資旅游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