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牧文化旅游節是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提出的‘把內蒙古建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包頭市提出的‘建設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達茂旗旗委書記伏瑞峰說。
與上一屆中國游牧文化旅游節相比,本屆游牧文化旅游節進一步提升節日品牌效應,首次以主題板塊的形式打包推出活動,市場化運作更加成熟,那達慕晚會、云飛演唱會、摩托車挑戰賽等商業演出活動獲得巨大成功。
在節日拉動下,達茂旗牛羊肉、民族手工藝品、奶食品等一批“達茂”品牌產品炙手可熱,綠色農畜產品銷售額持續走高,超過60%的牧民參與到文化旅游相關產業,“農(牧)家樂”大幅增加,戶均收入增加30%以上。
“達茂旗的牛羊肉價格大幅上升,現在牧民養1只羊,等于以前養兩三只;旅游業拉動了馬產業,現在培養1匹好馬,就等于過去養10匹普通馬。在市場導向下,牧民都自覺從‘貪多’向‘求精’轉變。”達茂旗農牧業局局長巴格那說。
達茂旗文體廣電局副局長巴圖布和也頗為自豪的說:“整個游牧文化旅游節關聯民族文化的活動占到80%以上,80%以上的活動主體參與者都是當地農牧民,許多塵封已久的民族文化活動被重新喚醒,正是這些活動受到各地游客歡迎。這說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伏瑞峰說:“游牧文化旅游節傳承和弘揚了地區民族文化,推動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實現了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效益的多贏,體現了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全民受益的原則。未來兩年,我們要在以中國游牧文化旅游節為核心的節慶活動上實現新突破,努力讓達茂旗成為全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示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