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沙12月13日電 12日上午,湖南新落成的通道轉兵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今年恰逢“通道轉兵”80周年,參觀通道轉兵紀念館成為侗鄉兒女紀念“通道會議”的一種特殊形式。
通道轉兵紀念館宣教部講解員粟秋梅介紹,為了弘揚長征精神,建設好轉兵紀念館,陳列布展組先后赴貴州、廣西、江西及周邊地區,收集了300余件紅軍長征過通道時的相關資料和紅軍文物,并邀請湖南省內知名藝術家參與策劃創作,如期完成了紀念通道會議80周年陳列布展工作。
1934年12月12日,湖南西南部通道縣恭城書院里,寒風徹骨,氣氛壓抑,一次關系到中國革命的臨時會議正在這里舉行。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王稼祥、博古、李德等人,會議由周恩來主持。會議討論的是中央紅軍在通道境內突然改變行軍路線的問題。如今“恭城書院”已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通道以紅色旅游景點恭城書院為核心,啟動了“中國?通道紅色文化景點圈”景區建設。
湖南通道打造“貴陽—凱里—鎮遠—黎平—通道—桂林”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的同時,建設通道轉兵紀念館,弘揚長征精神,保護革命文物,進一步提升了通道經典紅色游的影響力。
如今,占地面積3025.16㎡的紀念館正式落成。整個陳列布展分戰略轉移、通道轉兵、走向勝利、紅色印記等四大板塊,圍繞“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長征精神”這一主題,采用了圖文、繪畫、雕塑、沙盤、聲光電、情景復原等手法,真實客觀地再現了紅軍長征“通道轉兵”這一輝煌歷史,以及1930年12月—1934年12月的4年間,中國工農紅軍紅七軍、紅六軍團、中央紅軍等三路紅軍途經通道時發生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國革命史上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