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陽區是保山市的行政首府所在地,是保山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商貿等中心,也是人口最多、人文社會活動、經貿活動、生產生活等較為集中的地方,景點雖多雖廣,但形不成系統的旅游資源。
縱觀滇西旅游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州、市,原來與保山市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差不多的楚雄州,自從采取了深度挖掘彝族文化發源的理念,通過開發旅游地產的形式打造建設出了“彝人古鎮”,不僅有效地解決了楚雄州中心城區,外來客商“留宿頓足”的問題,而且把全州的歷史、文化、民族風貌,地域特色,風土人情,民族建筑風格以及其它與旅游相關的資源濃縮整合、容納其中,達到和滿足旅游的基本要素,更為關鍵的是通過“彝人古鎮”這個“領頭羊”景區帶動了分散于楚雄州其他縣市小景區的旅游聯動,形成楚雄州本地旅游的循環,達到了拓展、延伸旅游產業的目的。
縱觀省內外,保山市的騰沖、四川的“寬窄巷”、貴州荔波縣的荔波古鎮、湖南鳳凰古鎮等類似發展旅游產業的典范數不勝數。
借鑒經驗,從政府層面推動和支持旅游地產項目的發展,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打造出一批旅游特色街區、景區已勢在必行。
按照保山市、區兩級政府和市規劃職能部門針對隆陽城區舊城改造的契機,采取大面積、大范圍的街區規劃和建設的構想,引入房地產開發資金,在當地政府的引導、推動下對隆陽城區太保山下,南至保岫西路,西至仁壽門街區,北至玉泉河,東至市醫院、市醫控中心、古城公園的整個仁壽門街區進行拆除改造,依托太保山森林公園、玉皇閣、玉佛寺等旅游資源,恢復“仁壽門”的城墻城門古貌,融入古代永昌歷史沉淀的“會館文化”及“縣門前”、“府門口”、“三牌路”、“四牌坊”等歷史街景文化,打造出一個濃縮版的古代永昌城風貌文化旅游街區已勢在必行。街區建成后,將保山的傳統茶文化、“永子”文化、咖啡文化、瑪瑙、
黃龍玉、特色餐飲、傳統曲藝等商業業態引入其中,為提升隆陽旅游產業有諸多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