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欒川縣大南溝村是一個深山里的滿族聚居村,由于寡居久遠其傳統民族文化逐漸消逝。近年來興起的鄉村旅游,帶動村落重現活力,面貌一新。
大南溝村始于清末為躲避戰禍,一支滿族人逃入深山,并在當地繁衍。隨著年代久遠,村內族人已沒有一個會說滿語。盡管當地政府部門給予了大力扶助,但成效并不顯著。
而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這個村莊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短短數年已形成一個以滿族文化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村民譚古欒去年從事鄉村旅游收入20多萬元。他說,未來他打算將孩子送出大山,讓他們去“接受關于民族傳統文化的特色教育”。
數據顯示,1978年至2013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從1.7億人增加到7.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提升到53.7%。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許多村莊被廢棄或合并。
傳統農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加之缺乏保護意識,讓許多中國人因無處寄托鄉愁而倍感焦慮。但這一切,有可能隨著中國傳統農村旅游價值的挖掘而發生改變。
河南省欒川縣楊樹坪村是河南省海拔最高的村莊之一,因為地處伏牛山貧困帶,這個村10年前不通公路,村民到鄉鎮要翻越幾十公里的山路。為了改變命運,許多村民選擇外遷。
2003年,伏牛山滑雪度假樂園旅游項目在這里開建,徹底改變了山村的面貌。10年間,村民不僅收入由不足千元增長到5000多元,許多村民還住上了獨棟的別墅。當地村民孔明獻說,鄉村旅游給農民帶來的最大好處是“不用背井離鄉就能實現脫貧致富”。
欒川縣委書記樊國璽指出,受制于該縣位于山區的地理條件,未來城市規模增長的潛力十分有限,而通過鄉村旅游打造特色小城鎮,以旅游人群集聚帶動小城鎮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務的提升,將有助于克服山區城市承載能力不足的先天缺陷。
中國國家旅游局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中國農村因為鄉村旅游的興起而重新煥發活力。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以鄉村旅游為特色的村莊已達到了10.6萬個,年經營收入約2800億元,直接從事鄉村旅游的農民達3000多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近7%。
而未來,中國則致力于將鄉村旅游打造成治理農村貧困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旅游帶動更多的農村致富,也為傳統農村發展、保持鄉村風貌注入動力。到2020年,中國將扶持約6000個貧困村開展鄉村旅游,規劃每年通過鄉村旅游直接拉動10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間接拉動50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