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絕倫的鎏金銀塔、金銀經塔、華麗多彩的瑪瑙器……80件珍貴的遼代文物日前亮相沈陽故宮,帶領觀眾走進大遼王朝,揭開契丹文化的神秘面紗。
沈陽故宮博物院院長白文煜介紹,契丹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統治中國北方達219年之久(公元907年-1125年)。契丹所創造的遼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既有草原文化的特色,又受中原地區唐宋文化的影響。
白文煜說,在11世紀后半葉的中國北部,佛教文化盛極一時,遼寺和遼塔就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朝陽北塔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間(公元485年左右),為方形空心十三級密檐式磚筑佛舍利塔,其獨特的“塔上塔”“塔包塔”的構筑形式十分罕見,因此被稱為“東北第一塔”。1988年北塔維修期間,在第十二層檐發現了遼代天宮,出土了上千件奇珍異寶。
本次展覽精選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佛教供養器、法器和佛像80件。其中,鎏金銀塔、金銀經塔和波斯玻璃瓶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定為國寶級文物。其他精美絕倫的金銀器、瑪瑙器、玻璃器、水晶器和巧奪天工的玉石器等佛教文物更是全國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