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東石鎮檗谷村起源于宋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該村以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整合資源、因地制宜推進新村建設,既保護利用了村里的文化資源,又壯大了集體經濟。
依托古檗山莊 打造旅游勝地
如今在檗谷村,村民們又多了一個休閑去處——檗莊公園。雖然公園二期仍在建設當中,但目前開放的公園一期已經散發出濃郁的古典氣息:立在水邊的六角亭由石頭砌成,古色古香,菩提、香樟、盆架子等綠色植物錯落有致;不遠處,一個景觀水池已初具雛形,今后還將有木棧道、藝術景墻等一批配套設施與之呼應。
據了解,檗谷村建設檗莊公園的目的不僅在于為村民增加一處休閑去處,還在于整合公園旁的古檗山莊,打造集文物保護、生態景觀、休閑旅游為一體的休閑旅游勝地。
古檗山莊是旅菲華僑黃秀烺于清末民初興建的豪華山莊墓園。這座省級文保單位占地1.7萬平方米,保存了5座風格迥異的家族塋墓,還留有11幅楹聯、9方匾額、1方山莊全景圖、1方民國六年晉江公署立碑記,以及178方詩、詞、聯、跋、贊、題記等題詠石刻。檗谷村委托泉州市古建筑園林設計院對古檗山莊進行保護與修復規劃設計,從人文歷史的挖掘和傳承方面對古檗山莊周邊70畝地塊進行規劃設計,并對山莊進行全面修復,將文物原貌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與此同時,村里還進行黃氏大宗祠、花園路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點帶面,全面提升村莊綠化美化水平。
發展現代農業 壯大集體經濟
實際上,文化底蘊深厚的檗谷村在發展現代經濟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村里充分利用現有的近3000畝耕地,組建9個農業綜合場,全部安裝節水噴灌設施,既節約用水又可解決因旱缺水問題。農場還擁有大型旋耕機18臺套、小型旋耕機15臺套,實現翻耕整畦機械化作業,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村里的土地流轉率達到90%,規模經營流轉土地2600多畝。在此基礎上,村里打造了2000畝標準化無公害蔬菜基地,種植西瓜、辣椒、胡蘿卜等作物,出口日本、韓國與東南亞地區?!按迕窀髯苑N地的話,人均耕地不足1畝,收成有限,耕種成本高。而集體種植購買種子、肥料更便宜,采用機械化作業,大批量銷售,增加了收益?!遍薰却遛r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許清楷介紹道。
目前,村里的耕地每畝產值近15000元,全年產值近4000萬元,農場每年可向承包戶發放土地租金近100萬元。村民農忙時下田種地,農閑時進廠打工,現代農業還為該村創造了500個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