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數266.3萬人次,同比增長5%,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1個百分點;旅游外匯收入14.16億美元,同比增長5.5%,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6.3個百分點; 其中,接待外國人185.8萬人次,同比增長3.86%,香港同胞29.3萬人次,同比增長2.77%;澳門同胞17.2萬人次,同比增長9%,臺灣同胞34萬人次,同比增長12. 25%。在全國入境旅游市場從2012年第一季度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陜西省入境旅游則在變化中尋求突破,借助“三星”效應的持續放大,積極開拓以韓國為首的亞太市場,使陜西省入境旅游市場逆市而上,綜合效益不斷提升,呈現出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
一、韓美日三大客源國成為外國人市場新引擎
2014年,全省接待外國人1858346人次,同比增長3.86%,占入境旅游總人數的70%,遠遠高于全國占20.5%的比例,外國人市場仍然是陜西省入境旅游市場的主體。其中,接待韓國游客229839人次,同比增長24.4%;美國游客192320人次,同比下降3.45%;日本游客104793人次,同比增長15%。 韓國市場的大幅增長使其超越美國人數,成為陜西省第一大客源國,韓美日三大客源國接待總人數達到526951人次,占外國人總量近3成,達28.36%。
當前,隨著入境旅游市場結構進入調整期,陜西省客源市場亦有升有降,十大客源市場的排序呈現出新的變化,其中,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的開發成效斐然,增速分別為145.56%、15.3%和7.11%,躍入陜西省主要客源國之前列。2014年,陜西省第三至第十位的客源國分別為馬來西亞81747人次,同比增長145.56%;英國78693人次,同比增長7.70%;德國68041人次,同比下降0.7%;法國63344人 次,同比下降6.53%;澳大利亞59882人次,同比增長7. 11 %;新加坡42738人次,同比增長15.3%;俄羅斯30136人次,同比下降0.56%。前十位的客源國接待總量達951533人次,比上年的接待總量增長8.72%,占外國人總人數的5成以上,達51.2%。
二、港澳臺人數增長顯著
2014年,全省接待香港同胞293016人次,同比增長2. 77%;澳門同胞171628人次,同比增長9%;臺灣同胞340025人次,同比增長12.25%;分別占陜西省接待入境人數總量的11%、6%和13%。全省港澳臺市場增長顯著,接待總量達804669 人次,同比增長7.94%,高于外國人增幅4.08個百分點,從而有效拉動了陜西省入境旅游人數的增長,其中臺灣市場更是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成為陜西入境旅游市場的一大亮點。
三、效益型增長初見成效
2014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人天數7783540人天,同比增長7.74%,高于人數增幅2.68個百分點。其中,外國人 5760873人天,同比增長6.14%;香港同胞820445人天,同比增長14.41%;澳門同胞386163人天,同比增長13.75%;臺灣同胞816060人天,同比增長10.22%。除臺灣同胞人天數增幅低于人數2.03個百分點外,其他均高于人數的增長幅度,表明陜西省旅游產品和服務接待能力的不斷提高和完善,使入境游客在陜的停留時間有所延長,“山水人文、大美陜西”的國際旅游形象對入境游客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人天數和人均天花費是反映旅游業結構和效益的指標。旅游的質量和效益關鍵在于使游客住下來,能夠多停留一些時間,讓游客更加深入的體驗旅游的文化特質,從而拉動旅游地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根據國家旅游局公布的2014年入境游客抽樣調查結果, 2014年入境過夜游客在陜人均天花費188.14美元/人天,其中外國人195.15美元/人天,香港同胞137.05美元/人天,澳門同胞106.26 美元/人天,臺灣同胞169.83美元/人天。從公布的結果看,2014年入境游客的人均天花費高于上年2. 05美元,其中,來陜外國人花費最高,并高于上年8.28美元,臺灣同胞高于上年2.58美元,而港澳同胞人均天花費最低,且遠低于上年人均天花費水平。由于外國人占陜西省入境客源市場的70%,人天數和人均天花費均保持增長態勢,其以較高的“含金量”,最終帶動了陜西省國際旅游外匯收入的增幅高于人數的增長水平,入境旅游發展的質量效益型增長方式已逐步顯現。
陜西省入境旅游市場因其客源結構的獨特性——以外國人為主、日韓歐美等經濟發達國家為傳統客源地,因而在全國入境旅游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當前全國入境旅游市場進入“調整期”之際,陜西旅游應以“新常態”思維,努力提升旅游業綜合實力,為入境游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