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旅游衛視新年峰會上發表題為《個性旅游:任性的表達與理性的審視》的主旨演講。他表示,中國正式進入“我的行程我做主”的個性旅游新時代。而個性旅游的發展,為大眾創業和市場主體創新為個性旅游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商業空間。
戴斌表示,個性旅游讓人看到了產業投資、技術應用、大眾創業和市場主體創新的新希望。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總理的講話,都可以看到國家正在提倡,并創造條件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業和草根創業。
越來越多的創業創新者開始意識到,僅有任性的表達和創業的激情是遠遠不夠的。在個性旅游從理念走向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技術、資本和企業家的支撐,更需要扎扎實實的商業理性,否則還會有更多的國人要去飄洋過海去日本買一只馬桶蓋。為了更好地滿足個性旅游的需求,不僅需要平臺,還需要內容;不僅需要需要渠道,還需要產品和服務;不僅需要商業,還需要價值觀。
戴斌建議,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旅游需求才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市場基礎,大眾創業和市場主體創新是支撐旅游經濟運行的產業基礎。無論市場如何演變,都要自覺肩負建設旅游強國的歷史使命,永遠做陽光下的生意。
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旅游和出境旅游都會有10%的增長,將分別達到39.5億人次、1.2億人次。到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時候,人均出游率將超過4.5次,達到中達收入國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