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于日前表示,故宮初步界定單日接待觀眾人數為8萬人次,過量即停止售票,待報批后將擇時實施。
節假日,熱門景區景點人滿為患司空見慣已成常態,如2014年10月2日和3日兩天,故宮每天客流量達14萬人次,超出最大接待能力6萬人次。可見景區實施最大承載量之必要性顯而易見,一是有利于保護游客安全,景區游人一旦達到極限,事故風險與概率隨之將大大增加,上海外灘踩踏慘禍可謂敲響警鐘,許多景區同樣存在著極高的踩踏風險。二是有利于保護旅游資源,景區長期超負荷運轉,超能力接待游客,勢必給資源、設施等留下許多硬傷,影響旅游可持續發展。三是有利于提高旅游質量,保護游客利益。節假日尤其黃金周,很多景區人頭攢動,人擠人、人看人成為“風景”,與大自然合個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旅游品質下降,許多游客高興而來,掃興而歸。
但也要看到,如果管理不到位,信息不對稱,游客不知情,貿然限制客流也會引發游客的報怨與不滿,有損旅游權益,比如外地游客看故宮,走到故宮門前突然被告知超量不售票,這勢必影響到他們的心情與旅行。因此,景區限客一定要充分兼顧到游人利益。
首先,各景區應未雨綢繆,在做好旅游服務的同時,要有應對游客扎堆而來的詳細、周到、科學的調節流量計劃與方案,不能車到山前再筑路,臨時抱佛腳。
其次,當景區爆滿,負載飽和達到最大承載量,需要限客,一定要提前“預警”、告知,要通過各種媒介及網絡將景區最大接客量、通往景區的道路、賓館服務、停車場容量等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開通網絡、電話等預約訂票,便于公眾安排自己的旅行。遠離城市的景區,還應在數十公里甚至更遠的地方設置關卡,及時將景區游人信息告知私家車旅游者,避免跑冤枉路。
第三,景區要做細做好人性化服務。由于散客人數難以控制與掌握,及時、準確發布信息比較困難,景區在科學組織、調節人流量基礎上,應熱情、細致、周到的為他們排憂解難,盡量減少游客時間和成本浪費。景區最大承載量是一個動態過程,每天情形不一,一天內各個時段也不盡相同,景區應做到適時監控,合理安排人員進入。外地游客遠道而來不容易,應優先安排其進入景區參觀,可憑身份證購票,盡量減少他們的遺憾,“家門口”的游人則需要有點“禮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