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jié)假期的到來,世界各地景區(qū)將迎來大量中國游客。伴隨著旅游高峰的到來,被稱為中國“史上最嚴”的游客管理措施也呼之欲出。
中國國家旅游局近日表示,將從今年開始分級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檔案,制定并實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記錄管理辦法》,航空公司、旅行社、旅游飯店等聯動,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報、追責機制。
中國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國家旅游局將協調相關方面,對不文明旅游者進行依法處置,依法制定對不文明旅游者追責制度。
“這將是國家層面出臺的有史以來最嚴厲的管理措施?!贝罄砩n山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志培認為,文明旅游僅靠游客自覺不能令人滿意,而通過一些法律、行政的手段,有助于提高游客文明旅游的程度。
中國旅游業(yè)近年來發(fā)展迅速,出游人數和旅游收入持續(xù)增長。國家旅游局統(tǒng)計顯示,2014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億人次大關,達1.07億人次,增長19.49%;國內旅游36.11億人次,增長10.67%,全年旅游總收入達3.38萬億元人民幣。
隨著出游人數的增加,個別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也飽受詬病。游客不排隊、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行為時有發(fā)生,這不僅影響了其他游客的旅游體驗,也給景區(qū)管理帶來不少麻煩。
世界自然遺產云南石林景區(qū)管理局黨委書記周林春表示,目前石林景區(qū)只對游客開放了部分區(qū)域,但每年都有一些游客不顧“游客止步”的提示,亂闖尚未開發(fā)的生態(tài)保護區(qū)域。每次都要動用消防、保安等三四百人進行搜救,成本已經無法計算。
“對不文明游客沒有追責機制,景區(qū)一直以來有苦難言,甚至要為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造成的后果買單。”周林春說。
在國內旅游快速發(fā)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境外游。根據世界旅游組織的統(tǒng)計,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客源市場,中國游客境外旅游消費也已經超過美國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一。
正是因為出境游人數快速增加,規(guī)范文明旅游已不再是小群體或者國內的“小話題”,而上升到“國家形象”層面,日益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
無論是此前中國游客在機上斗毆使得國際航班被迫返航,還是多地專門用中文書寫“請勿隨地吐痰”“請勿隨地亂丟垃圾”等警示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國民眾對中國游客和中國的印象,中國游客轉變形象已經刻不容緩。
業(yè)內人士認為,出境游客將是本次措施關注的重點對象,措施的出臺將會約束出境游客的行為,對于提高出境游客素質、改善中國游客的形象起到積極作用。
李金早也表示,當前重在懲戒旅游不文明行為,緊緊抓住典型案例,發(fā)揮警示教育作用。從最惡劣事件抓起,通過懲治旅游不文明行為,達到弘揚文明旅游的目的。
作為例證之一,中國國家旅游局曾調查并處理了亞航“泡面潑空姐”事件。去年12月,兩名中國游客乘坐亞航客機從曼谷飛往南京,因對機上服務不滿,將泡好的泡面潑向空姐,并導致飛機返航。
鑒于事件引發(fā)的惡劣影響,中國國家旅游局責成相關部門調查處理這一事。最終,該事件被在全行業(yè)進行通報,相關旅行社被責令整改,兩名涉事游客被納入個人信用不良記錄。
國家層面政策尚未落地,中國不少省份也采取措施,規(guī)范游客行為。河北、上海將文明旅游與旅行社評級掛鉤,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將影響到個人的旅游誠信記錄;吉林、重慶等地也強化對旅行社負責人、領隊和導游的文明旅游培訓。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中國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游客已經涉嫌違法;第二類是公序良俗的問題;第三類是文化差異的問題。
戴斌表示,屬于違法范疇的,需要游客承擔法律責任,屬于公序良俗范疇的,需加強對游客的教育,通過出臺旅游文明公約、旅游文明指南等;屬于文化差異范疇的,各方應該更加寬容對待,對游客予以引導。
一些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法律法規(guī)為文明旅游提供了一個規(guī)范和方向,但完全依靠法律約束文明旅游行為鞭長莫及。關鍵還需政府部門、景區(qū)、旅行社等多方協作,引導廣大游客養(yǎng)成良好的旅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