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主席王修林認為,應加快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山東半島在國家區域戰略布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初步形成了以濟南、青島、淄博、濰坊、煙臺、威海等城市為主體的發展框架。全國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主席王修林認為,立足六市現有基礎優勢,加快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將對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創新發展的強力引擎,起到重要的引領推動作用。
王修林表示,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意義。首先,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布局。他認為,山東半島六市是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域,設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方面將推動山東半島創新型城市群發展壯大,打造環渤海經濟區的南部核心城市群;另一方面將突破傳統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統籌自主創新示范區和藍色經濟區建設,推動海陸一體化發展,帶動山東省、環渤海經濟區的創新發展。
其次,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利于更大力度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山東半島六市處于我省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前沿,承擔著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使命,但也面臨著增長動力衰減、資源環境約束加大的現實難題,迫切需要推動由主要依靠資源消耗、跟蹤模仿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建設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將更加有利于發揮科技和開放優勢,廣泛吸納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更好地把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與率先發展統一起來,使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驅動力。
同時,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利于探索自主創新的有效路徑。“山東半島六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已具備良好基礎,但部分領域仍然缺乏活力動力,分散、重復、封閉、低效等體制機制障礙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王修林說,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有利于構建良好的體制機制和創新創業環境,形成科技創新與金融、貿易、投資和文化等要素的良性互動,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實現創新功能、產業功能和城區功能的融合發展。
山東半島經濟和產業基礎雄厚,藍色經濟產業發展底蘊深厚,高端創新要素資源豐富,人才資源優勢明顯,創新發展環境優越。綜合這些優勢,王修林認為,應加快推動設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王修林建議,圍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發展要求,立足現有的6個國家級高新區,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為目標,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深化改革與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區域一體化發展為路徑,著重優化區域創新布局,著力構建良好創新機制和創新創業環境;著力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加快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著力加強核心技術突破,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突出海洋科技創新和海洋高端產業培育,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進體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匯聚,加快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把山東半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成為創新型城市群、新產業隆起帶、國際化橋頭堡,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水平。
王修林認為,應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引領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區域經濟發展的科技示范體系,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善金融、產業、研發和人才等方面的政策體系,加快開放創新與國際合作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