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對后世影響深遠。為弘揚傳統文化,宣傳國學思想,“武夷書院講壇”首場講壇2日在福建武夷山正式啟動。同時,武夷山正著手加快修復一批書院,打造傳播儒學的平臺。
作為講壇首位演講嘉賓,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系統地闡述了朱子文化對當代的價值。陳來說,宋代道學是儒學發展的新階段,是在廣泛繼承儒學文化基礎上的傳承與創新,其中朱子便是最重要的實踐者。
“朱熹思想強調‘格物致知’,‘格物’就是窮理,了解事物的本來道理,而途徑就是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陳來說,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朱熹在其主政地區大興學校,修訂校規,強調“修身、處事、接物”,對后世影響深遠。
據了解,“武夷書院講壇”每年舉行六講,邀請海內外朱子文化專家學者做主題演講。同時,武夷山正著手加快修復一批書院,將其打造為普及朱子文化、傳播儒學思想的重要平臺。7月,位于武夷宮的東方書院將落成,武夷山書院之風又將重現。
“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敝祆涫撬纬韺W的集大成者,其所創立的閩學體系包含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朱熹從14歲起便在武夷山從學、著述、授徒,朱子理學也在這里萌芽、成熟、傳播。
據了解,作為東亞文明的象征,朱子學傳入日本、朝鮮、歐洲等地區后,至今影響深遠。2010年,一幅刻有《朱子家訓》中英文的石碑在馬來西亞恩孝園落成。華東師范大學古籍部教授朱人杰說,在中國大力倡導“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具有普世意義的朱子文化將會促進中華文化海外的傳播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