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全國旅游發展步入“新常態”,發展態勢向好。而四川關于旅游改革發展的相關措施正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中。四川,作為西部旅游的領跑者,在加快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過程中,旅游改革發展也需要學習和借鑒其他省(市)區的先進經驗。
旅游交通的無縫銜接,在四川已是多年亟待解決的問題,山東把租車行引入機場客運運輸,大大緩解了散客用車難的問題,這讓我們深感當地旅游和交通運輸部門的合作無間。一路走來,處處可見山東旅游蓬勃發展之勢。
“好客山東”品牌價值200億
在中央電視臺的強勢推廣,“好客山東”早已被游客廣為認可,也成為了山東的一大宣傳標識。濟南無論在哪一個交通綜合樞紐,還是旅游飯店,或者大小景區,在最顯眼處,都有“好客山東”的大招牌。山東省旅游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旅游飯店評星和景區評A的標準中,寫入了配合宣傳“好客山東”的要求。
“其實即使我們不強求景區酒店,‘好客山東’高達200億元的品牌價值,也讓旅游企業紛紛活學活用了起來。”講起“好客山東”的故事,山東省旅游局國內市場處處長王春生侃侃而談,他告訴記者“好客山東”品牌始創于2007年,最開始是將連綿2000多年的“好客文化”與旅游產業“以人為本”特征結合起來,后來越來越多受到廣泛傳播與認可。除了在旅游行業被廣泛使用外,在山東省、市兩級政府的重大經貿、文化、體育等活動中,也統一使用“好客山東”標識,于是“好客山東”迅速叫響全國。更為重要的是,山東省旅游局還首創了“聯合推介,捆綁營銷”的品牌傳播模式,“泉城濟南、逍遙濰坊、親情沂蒙、運河古城、文化濟寧、江北水城、好運榮成”等一系列城市旅游形象推廣,顯示出齊魯大地豐富多彩的文化。
與四川相似,每年冬季都是山東的旅游淡季。對每一個冬季旅游處于弱勢的省市而言,開發冰雪資源、溫泉資源、節會資源都是常規打法,然而山東卻把常規玩出了新意,以“好客山東”品牌為統領,在2010年首次舉辦了“我們的節日——好客山東賀年會”,把分散的元旦節、春節、元宵節三大節期連接到一起,推出賀年宴、賀年禮、賀年福、賀年樂、賀年游等五大產品,使年節更長,旅游消費更旺。而舉辦賀年會的核心,則是主辦方的強勢整合。記者了解到,每年“好客山東賀年會”都是由山東省旅游局等14個部門和17市政府共同主辦,山東省直交通、商貿、文化、體育、餐飲、水利、農業等部門和單位積極參與。
由賀年會起,山東省開始在“好客山東”的品牌體系上做起了文章——除了城市品牌和產品品牌外,節事活動品牌也成為了三足鼎立之一足。從2011年起,山東陸續推出“好客山東休閑匯”和山東“三個一百”:到山東不可不去的100個地方、到山東不可不品嘗的100種美食、到山東不可不買的100種特色旅游商品。記者在山東采訪期間,這三個“不可不”,成為了留住游客,促進游客消費的最佳法寶。
小村莊的鄉村游勢頭強勁
4月的成都,早已是草長鶯飛。而此刻山東大部分區域,樹木的嫩芽還沒長出來,河水還在冰凍中。“別看這樣,上周末到中郝峪村的車子,還堵得進不去呢。”4月9日,淄博市博山區旅游局局長李濤帶領記者,來到這個山東鄉村旅游示范點。粗算時間,從淄博市區到中郝峪村,自駕車還需2個小時。
來到村子,一種震撼感撲面而來。這是一種完全有別于四川鄉村旅游的生態模式:沒有三圣花鄉的精致小資,沒有綿竹年畫村的整齊劃一,沒有西充鄉村旅游的現代化……這個中郝峪村,只有一條河流,來往的村民,衣裳樸實,抱著孩子,扛著鋤頭,挑著扁擔,他們或遠或近在你身邊,不吵不鬧,笑容可掬,讓人一下子就放松了。
中郝峪村是全山東省最早以公司模式經營鄉村旅游的鄉村,早在2003年,村兩委自籌資金1萬余元,集中支持5戶村民發展農家樂。2011年,正式成立幽幽谷旅游開發公司,負責全村旅游項目開發和運營。與四川大多數鄉村游農民一家一戶搞經營不同,中郝峪村的農戶們把房屋入股后,就真正成了股東。“今天咱村掙了100元,全村分;掙了100萬元,也全村分。”說這句話的是1986年出身的張猛,他是幽幽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他說,“我們公司現在就是十幾個80后,都是工作人員,沒有領導。我們既要出去跑市場,還要當清潔工、保安,什么都干。”
中郝峪村成立旅游公司后,農民都不得擅自經營旅游項目,他們只需要把游客帶到公司,由公司統一安排住處、玩樂項目,之后就是等著公司發工資和分紅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卻樂呵呵的村民告訴記者:“我們每年分紅就有8次,加起來有1萬8千元錢呢。”記者了解到,中郝峪村盛產水果,搞鄉村游的收入,加上賣水果的錢,一年下來人均收入能上10萬元。
從中郝峪村就能看到山東鄉村旅游發展的強勁勢頭。近年來,山東下決心大力發展鄉村游,2013年起,每年安排2億元鄉村旅游發展專項經費,這筆經費著實讓大部分省市羨慕。今年起山東將大力打造環城休憩帶,經驗收合格的環城休憩帶重點支持,每年支持6個,每個獎勵500萬元。與此同時,山東還在培育鄉村旅游示范單位,每年支持1個市,獎勵200萬元;支持10個縣,每個獎勵100萬元;支持20個鎮,每個獎勵50萬元;支持30個村,每個獎勵20萬元。山東省旅游局政策法規處的殷文彬告訴記者:“鄉村游的服務人員特別重要,我們也非常看中這點,從2013年起的三年時間,我們對現有20萬鄉村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免費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