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每個大學生都想實現的夢想之一,可是有旅行的時間,錢又從何而來?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大四學生王江,從大二開始就有了畢業旅行的想法,為了積攢資金,他從大二上學期開始每天積累硬幣,兩年多積攢了將近3000元硬幣。最近,有網友將王江“積攢硬幣,支撐畢業旅行”的事情發到微博上,引來網友熱議,不少大學生稱贊:“為了夢想,怎么積攢都不過分”。而剛剛用這筆錢玩了14天回到揚州的王江,也頗多感慨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兩年攢了上萬個硬幣,儲蓄罐有幾十斤重
“能聚到這么多錢,我自己其實一點都不意外,甚至數目比我想象中的還少一點。”初見王江時,他剛剛從昆明回到揚州,他告訴記者,自己大二時,就定下了目標,希望臨近畢業時,能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上了大學,畢竟是成年人了,再跟父母要一筆錢出去旅游,怎么說,都感覺太不懂事。”王江說,那個時候,他就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存下一筆錢用在大四的畢業旅行。“如果是一百一百地存,肯定會感到心疼,自己的經濟條件也不允許,但是將平時不太用得上的‘鋼蹦’存起來,一段時間后,就感覺是一筆意外之財。”
有了這樣的想法,王江特地從網上買了一個大儲蓄罐,兩年多的時間,王江一有零錢就存起來,一元、五毛、一角,這些硬幣積攢起來,足足有幾十斤重,“整個儲蓄罐,一個男生必須要抱在懷里,才能拿得動,一只手根本提不起來。”
最近,王江和宿舍的三個男生用了差不多半個多小時,才將儲蓄罐中的硬幣全部數清。“差不多有3000元。”面對這筆資金,王江說,真的有一筆意外之財的感覺,“我把這些錢拿去銀行兌換,錢拿在手里,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獨自一人去旅行,曾經拍攝《這就是揚州》視頻
4月初,王江帶著積攢的3000多元走上了一人獨自旅行的道路。“我是學攝影的,畢業作品需要拍攝一部視頻或是照片,而我想做一個主題,就是關于旅行中的生活。”王江說,他很喜歡這種獨自旅行的感覺,可以為拍攝一個唯美的畫面,等上整整一天。
從揚州到成都,經過了麗江、香格里拉、大理、昆明等城市,王江的整個旅行花費了14天,3000多元也正好足夠此次旅行。“獨自旅行,雖然有些孤獨,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雖然會孤單,但絕不寂寞;雖然會辛苦,但絕對值得。”他說,有一次騎著自行車繞著洱海,感覺自己累得快散架了,但是最后看到最美的藍天白云草地,他覺得一切辛苦都太值了。
兩年時間積攢硬幣,獨自一人去旅行,采訪中,記者發現,王江是個很有想法的大學生,2013年,他就和同學花費4個多月的時間,拍攝了38560張照片,最后制作成延時攝影《這就是揚州》的視頻,短時間內,該視頻就被人人、微博等社交網絡平臺不斷轉載。而在2014年第三屆國際大學生新媒體文化節年度品牌活動大賽中,他負責攝影和后期制作的《愛在揚州》,獲得大賽劇情類影片最佳創意獎,揚大也是江蘇省唯一獲獎的高校。
“在揚大的創業園苗圃中,我和同學也創了業,開設了一家影視工作室,希望未來可以從事攝影方面的創業工作。”王江說,他覺得有毅力一定能夠將事情辦好,不管是為了夢想堅持存錢,還是為了拍攝視頻,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毅力。
網友點贊,不少同學想效仿他“攢錢圓夢”
“用3000元硬幣,支撐畢業旅行。攝影系大四學生四年積累了將近3000元的硬幣,并計劃用這筆錢來做畢業旅行,實在很贊呀!”最近,有揚大學生將王江整理后的數千枚硬幣照片發在微博上,引來眾多網友點贊。
“我大學時,也實施過存錢計劃,可是存多少,用多少,四年之后,儲蓄罐中只存了10元,存錢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是實施起來也要有毅力。”一位網友在微博中留言到。還有網友稱贊道,“為了夢想,怎么積攢都不過分”、“事情雖小,但也告訴我們,有夢想,還是要提早規劃地好。有了毅力,一切都會實現”、“這件事情,也給了無數用父母錢去旅游的大學生一個啟示。
據了解,最近王江的不少同學也開始效仿他的這種做法,“宿舍一位同學看到我積攢了近3000元,也開始買了一個儲蓄罐攢錢了,現在已經攢了幾百塊了。”王江說,他內心有一個信念,只要堅定地去執行,夢想終究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