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旅游博覽會自200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十屆,有力推動了海峽兩岸旅游的雙向對接和交流合作。為把旅博會真正打造成市場化、專業化旅游展會,兩岸旅游業界深化合作的平臺,本屆旅博會創新理念,以“整合、創新、提升、務實”為宗旨,實行獨立辦會,并在市場定位、價值取向、活動功能、參與對象等方面創新,進一步發揮旅博會“融合發展 合作共贏”的特色功能作用。
堅持高位謀劃突出品牌打造
隨著兩岸關系的發展和經濟新常態的到來,旅博會與投洽會聯辦的做法遇到新挑戰。當前,國家旅游局已經退出主辦“中國國內旅交會”等,其主辦的全國旅游展會僅有“海峽旅游博覽會”(福建)、“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上海、昆明)、“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天津)等三個,同時國家旅游局將在3年后退出主辦旅博會。
為此,本屆旅博會堅持高位謀劃,力爭整合部分已經取消的旅游專業展會原有資源,將旅博會進一步打造成為兩岸四地旅游高層互動、業界洽談、產業合作、公眾交流的重要平臺,推動旅博會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性知名品牌旅游展會。
旅博會將借助全國展會整合契機,填補國內旅交會停辦的空白,同時借助獨立辦展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旅博會的宣傳推廣,擴大兩岸招商招展范圍,強化省際聯動,為境內各省市搭建和港澳臺旅游高層、旅游業界、學者公眾融通的橋梁、合作的渠道,在兩岸四地打造影響力、形成聚合力,增強旅博會的品牌知名度。
強化活動創意提升展會實效
本屆旅博會將集中舉辦兩岸鄉村旅游圓桌會議、兩岸鄉村旅游(民宿)項目對接會、兩岸旅游文創商品大賽、“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旅游推廣聯盟”成立大會、“清新福建”之夜及多彩旅游推介等活動,并進一步創新各項活動的內涵,創意其活動形式,提升活動實效,推動兩岸旅游交流由客源互送到產業深度合作轉變。
自2005年以來,旅博會已成功舉辦了十屆,有力推動了海峽兩岸旅游雙向對接和交流合作。今年首次獨立辦展,如何進一步提升實效顯得尤為關鍵。本屆旅博會與上屆相比,不管是展館面積、展位數量還是招展范圍、展示業態等均有較大提升,兩岸旅游業界攜手進一步深化內涵拓展外延,夯實兩岸旅游務實合作平臺。
展館規模更大。本屆旅博會展館面積擴大至3.3萬平方米以上,比去年增長了120%,展位從750個擴大到1500個,比去年翻了一番,且85%的展臺為特裝展臺,以突出展區效果。
參展商人數更多。本屆旅博會進一步拓寬招商招展渠道,擴大招商招展范圍。目前,已經通過多種方式向兩岸四地旅游業界廣泛發出邀請,截止4月20日,已報名參會代表人數已比去年增長約120%,30個省(市、區)已確認組團參展參會,其中河南、貴州、黑龍江、廣東等多個省份展團人數超過百人。臺港澳及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境外參展商也積極參展。
涉及領域更廣。圍繞旅游要素招展布展,優化展會功能區劃,為參展商和市民打造一場“旅游盛宴”。本屆展會共設立八個展區,分別為“美麗中國”(大陸各省)旅游精品展銷區、“寶島臺灣”旅游精品展銷區、“清新福建”旅游體驗展銷區、“海上絲路”旅游展銷區、“互聯網+”主題旅游館、兩岸鄉村旅游嘉年華展銷區、兩岸旅游文創商品展銷區、旅游新業態(戶外裝備與郵輪游艇)展銷區等八大主題展區。其中,“互聯網+”主題旅游館、兩岸旅游文創商品展銷區、兩岸鄉村旅游嘉年華展銷區為本屆海博會的主題展區。
臺灣元素更突出。臺灣參展面積1356平方米,比去年面積增加一倍,參展展商覆蓋全島。臺灣參展范圍和行業更加廣泛,除傳統的景區、旅行社、酒店外,旅游文創企業、鄉村旅游企業、旅游策劃機構等也將參與本次展會,臺灣參展范圍和行業更加廣泛,已確定臺灣團組超過100個,其中比較大的有臺灣商業總會、臺旅會、臺灣品保協會、臺灣民宿協會、臺灣鄉村旅游休閑協會等。
平臺效應更彰顯。把展會辦成兩岸四地旅游產業交流合作的大平臺,如今這已成為旅博會主辦、承辦、協辦各方的共識。今年旅博會平臺效應更加彰顯,第二屆“兩岸鄉村旅游圓桌會議”將首次聯合海峽西岸18個省旅游局與東岸18個知名旅游協會共同承辦,并集聚海峽東岸西岸最有優勢、最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村長和業者參會,從產業發展、產品規劃、品牌推廣、人才培訓等方面展開鄉村旅游的溝通交流,推動海峽東岸與西岸大交流。同時,圓桌會議還將邀請海峽兩岸熱衷于鄉村觀光休閑、鄉野生態度假,對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有著深入認知和獨到見解的知名主持人來共同主持圓桌會議,通過他們不同的風采、風格、特色展現及精彩的起、承、轉、接,讓參會者感受兩岸不同的主持表現方式。此外,主辦方還將邀請海峽兩岸150家新聞媒體共同參與,對圓桌會議進行宣傳報道,提升圓桌會議品牌力與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