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過后,一輛載滿盟軍戰俘的卡車陷入泥中,動彈不得。這些戰俘剛剛從日軍戰俘營被解救出來。十幾個中國農民簇擁過來,前拉后推,車子終于駛出泥潭。更多的中國人還給車上的軍人送來香煙、食品。佩戴“三星”領花的美國將軍溫萊特掏出一百美元遞給農民作為感謝,一位中國農民拒絕并遞回了美元,“能幫上忙,這是讓我們非常高興的事,感謝你們幫我們打跑了侵略者!”
“如果沒有這些中國農民的幫助,我是不可能回到美國的。”這是二戰期間美軍被俘的最高級別將領、陸軍中將喬納森·溫萊特在回憶錄中描述的自己被救后在歸途中的見聞。
二戰期間,日軍曾將溫萊特以及英國被俘最高級別將領、陸軍中將阿瑟·帕西瓦爾、時任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等16位盟軍高級軍政官員秘密關押在位于中國東北的吉林省遼源市的戰俘營。溫萊特和帕西瓦爾隨后還參加了1945年東京灣密蘇里號戰艦的日本投降儀式,分立于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身后接受日本投降。
70年后,中國政府對當年的戰俘營舊址進行了保護性修復,并建起一座紀念館,以緬懷當年中美英俄等同盟國并肩作戰的歷史。
根據溫萊特將軍的回憶錄及親歷者中國老人李國傳的敘述,技術人員正在通過雕塑、蠟像以及全息幻影成像等技術,還原本文開頭的感人一幕。不僅如此,通過現代聲光電技術,參觀者還能體驗“密蘇里號”戰艦受降儀式。
遼源市文物管理所所長魏東介紹,目前戰俘營遺跡區域內修建的戰俘營展覽館外部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展區布置。同時,包括地下室在內的戰俘營遺跡也正在進行保護性修復。預計今年8月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期間對外開放。
遼源盟軍高級戰俘營相關史實在中國最早的研究者、沈陽大學教授楊競介紹,日軍當年將太平洋戰爭初期在菲律賓、新加坡、荷屬東印度、香港等戰役中俘獲的美國、英國、荷蘭等國軍人中的一部分分別關押在日本本土、臺灣以及當時的“滿洲國”(中國東北地區)戰俘營中。日軍將其中的高級將領、文官作為人質,秘密關押在遼源作為最后與盟軍談判的籌碼。所幸日軍戰敗,戰俘被美軍空降人員和進入中國東北作戰的前蘇聯軍隊解救。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所研究員湯重南認為,遼源盟軍高級戰俘營因其在中國境內關押英、美、荷等同盟國的將士,被原蘇聯紅軍解放的史實而更具國際背景:當年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國家都與其相關。“奉天、遼源盟軍戰俘營的史實更易引起西方國家的關注和共鳴。這對于反擊日本右翼否定侵略歷史的言行,無疑是更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