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小鎮騎行、岸上草原滑草、直升機游巢湖,最近我的朋友圈里被這些周邊游信息刷屏了。 ”省城市民王小姐說。
幾年前,人們在節假日告別城市的擁堵,放下手頭的工作,走進大自然,欣賞美景、采摘水果就是一種享受,現在這種單一的游玩模式已經逐漸out。傳統“老字號”郊游勝地正在創新項目,“旅游+體育”“旅游+文化”等新形式被開發,城郊旅游細分市場,正迎來“版本升級”。
體驗雷同 傳統郊游“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春賞桃花、夏品西瓜、秋摘葡萄、冬采草莓,這些城市周邊的休閑游總是格外引人注目,那么這些項目消費者們是否一如既往的熱衷呢?
“天氣晴好的時候,前往城郊游玩,雖然能接近大自然,也能自己動手,但不管是摘草莓,還是采葡萄,或者現在采摘桑葚、枇杷,帶給消費者的游玩體驗是差不多的。 ”合肥市白領馬小姐表示,城郊旅游體驗雷同,項目缺乏新意,讓消費者有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5月9日,星期六,從合肥包河區大圩鎮到濱湖濕地公園的路上,記者看到,一邊是恬靜的田園風光,一邊濕地公園內車來車往。 “公園里可以帶著孩子坐小火車,可以劃船嬉戲,也可以選擇和家人一起散步、野炊,項目豐富有趣。 ”省城市民胡女士說,“附近的傳統郊游勝地大圩鎮,現在葡萄還沒成熟。 ”
濱湖濕地公園附近的大圩鎮屬于城郊旅游的“老字號”,2003年開始發展旅游業,早已實現農區向景區的轉變,屬于“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連續12年成功舉辦綠色大圩葡萄文化旅游節,年均接待游客近150萬人次,去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突破1.7萬元。 ”包河區大圩鎮鎮長錢炳說,目前,“老字號”郊游勝地面臨著發展瓶頸。 “一方面,同質化競爭嚴重,市民采摘體驗雷同,而且周邊還有不少其他的水果采摘地,游玩形式相差無幾;另一方面,周邊新景點在不斷開發,濱湖濕地公園等景區吸引了不少市民。傳統郊游進一步發展,必須實現突圍。 ”
“郊游市場正在不斷發展,旅游也一樣,目前單靠觀賞、采摘等形式很難輕松吸引消費者目光。 ”安徽師范大學國土資源與旅游學院教授蘇勤表示,郊游市場需細分市場,從大眾化向多元化發展,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的個性化消費需求。
季節性強 周邊商家面臨“半年閑”的窘境
立夏時節,記者來到大圩鎮,這里葡萄還未成熟,7月、8月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大排長龍的車隊不見身影。
“如果只種植葡萄,現在成熟季沒到,肯定不會有太多市民驅車前來。 ”百果園生態農莊的負責人李孝菊告訴記者,她家的農莊里,不僅種植了53畝的葡萄,還有櫻桃、杏子、李子等各色水果。 “5月份,市民可以采摘櫻桃,6月份有杏子,7月份桃子成熟,品種增多,市民前來消費的時間自然也就拉長了。此外,在這里能買到正宗土雞、土雞蛋,還提供餐飲服務。 ”
不過,李孝菊也有自己的煩惱。 “種植的品種多,面積自然不會太大,譬如5月份成熟的櫻桃,現在已經被熟客采摘完了,再有市民前來,我們也無法提供采摘服務,還是需要有規模效應。 ”李孝菊說,城郊游,一般都是一家人自駕前來,大人們下地采摘,孩子們有時候無處可去。 “我經常看到孩子們大老遠來了,就拿著手機、平板電腦,如果周邊能多一些讓孩子們游玩的地方就更好了。 ”
“耕地紅線不能動,因此大圩發展旅游得立足4萬畝農田做文章,而傳統農業難免存在季節性問題。 ”錢炳表示,現代農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 “采用高科技,發展現代農業大棚,引進稀有品種,一方面讓四季皆美景,另一方面也可以發展出特色。大圩甚至可以成為合肥市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基地,以此來帶動其他旅游業的發展。 ”
四季皆美景的規劃正在進行。在安徽鮮來鮮得生態葡萄園內,記者看到整齊的大棚內,葡萄架郁郁蔥蔥。
“這個季節沒有葡萄采摘,但市民可以來葡萄園里打打牌、聊聊天,呼吸這里的新鮮空氣,讓葡萄園變成自然公園,從而改變季節缺陷。 ”總經理賀明伍說,“當然,這也需要跟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方能做出主題、做出品牌。 ”
創新項目 “旅游+”模式或迎“黃金時代”
“城郊旅游除了觀賞、動手,能不能多一些與健康、運動有關的項目呢? ”采訪中,一位市民提出了疑問。
蘇勤認為,現代人的體育和健康意識日益提高,各種健身休閑日益風靡,人們越來越熱衷于參加各種以體育休閑為載體的旅游活動,外出旅游的人數明顯劇增,與體育有關的旅游度假方式也隨之升溫,旅游不再是單純的旅行和觀光,更多是融入了體育健身在內的社會活動。
據悉,4月中旬,省市體育局將大圩鎮作為全省首家“體育特色小鎮”示范點進行打造。 “環大圩有30多公里的標準瀝青道路,圩內有300公里的硬化機耕路,非常適合舉辦毅行、馬拉松、自行車賽等賽事活動。此外,全省唯一的直升機訓練基地將正式落戶大圩。 ”相關負責人說,“在打造全省首家‘體育特色小鎮’的同時,我們將大力發展低空觀光旅游,開辟‘空中游巢湖’等低空旅游項目。
除了體育,傳統城郊旅游“突圍”,突破口在哪里?錢炳認為,一方面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引進新品種,改變目前的季節性缺陷與局限;另一方面,要加快旅游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讓農區變景區;此外,還需發展主題品牌旅游,把旅游、健康、養生、體驗等融合在一起,改變單純摘葡萄的模式。“2013年,全國唯一的國家廣播影視科技創新實驗基地(核心區)也正式落戶大圩,文化旅游也正在發展中。 ”
“旅游+體育、旅游+文化、旅游+教育……這些創新項目,讓曾經項目單一、體驗雷同的城郊旅游變得更加豐富。 ”蘇勤說,“我省的城郊旅游市場正從初級階段向中高端階段發展。當然,在規劃‘旅游+’項目時,必須考慮生態環境承受力,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使自然資源得到保護,最終做到生態效益、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