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傳統村落申報和保護,日前,都勻市傳統村落專家組在深入翁降水族大寨、干河大寨、榔木寨、潘硐大寨等13個鄉鎮村落實地考察后,確定翁降水族大寨、干河大寨、榔木寨等13個村寨,申報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據了解,根據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及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推薦申報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的通知》要求,都勻市擬推薦符合條件的村寨申報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經全面普查,該市最終確定歸蘭水族鄉的翁降水族大寨、干河大寨、榔木寨、潘硐大寨、陽光大寨、杉木寨、毛尖鎮的石板寨、總陽大寨、平浪鎮的塘榜寨、墨沖鎮的擺坑寨、小圍寨辦事處的大河村下寨組、包陽村、朱紫寨等13個村寨,申報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據悉,申報的13個村寨最早形成于明清時期,周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村里山泉水長年流淌,古樹四周環繞,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6%。村寨有豐富多彩的水族、布依族、苗族民間文化,古樸的民風民俗,村落房屋建筑講究布局,其獨特的古村格局和空間形態,是都勻市傳統村落的典型代表。
目前,都勻正以傳統村落申報為契機,將古村落的維護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使古村落、古民居得到有效整治和保護,以改善村容村貌,保護特色文化資源。同時,強化保護性開發理念,挖掘地方和民族文化特色,抓好適度旅游開發,壯大村級經濟,帶動農民致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