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我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陜西省文博系統組織策劃了一系列精彩活動,隆重慶祝我國第十個文化遺產日的到來。今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保護成果 全民共享”。推介宣傳口號是:像愛惜自己生命一樣保護文化遺產;為文化遺產點贊為美麗中國添彩;文化遺產千秋傳承保護弘揚萬代受益;珍惜定格的歷史愛護不朽的文明。
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并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
據了解,陜西省文博系統為充分展示陜西物質文化遺產的獨有魅力,向公眾普及考古及文物保護知識,對外展示文物保護成果,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氛圍,圍繞今年活動主題,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據悉,文化遺產日當天,除各地市安排有豐富多彩的宣傳慶祝活動外,陜西省文物局也將與西安公安系統聯合舉行陜西文物安全大防控體系建設啟動儀式,在西安博物院舉行陜西省‘十二五’文物保護成果圖片展”等活動。
尤其值得稱贊的是,陜西境內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掘,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2012年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專家譽為華夏第一城的石峁遺址就位于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洞川溝附近。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赴榆林考察時強調:要加大對石峁的保護力度,搞好發掘和學術研究,穩妥推進利用和展示,努力把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好。陜西文物局聯合陜西電視臺將于6月13日文化遺產日當天,對石峁遺址的最新發掘情況進行電視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