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開始,每年的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在這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辦一些活動來宣傳當地的文化遺產吸引游客。明天6月13日,就是中國的第十個文化遺產日,今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是:“保護成果 全民共享”。作為文化遺產資源大省的湖南省,也從將會在全省內組織開展2015年“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
在2015年6月8日上午,湖南省2015年“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通程大酒店舉行。發布會由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周湘主持,湖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暉發布新聞。李暉廳長向與會的嘉賓和新聞媒體介紹了湖南省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情況及今年組織開展“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的有關背景、活動主題、籌備情況和活動內容。
記者從湖南省文物局了解到,截至當前,湖南省已查明不可移動文物2萬余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3處,總量位居全國第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62處。國家大遺址7處、啟動和建成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處,登錄在冊國有館藏文物70余萬件(套),博物館、紀念館130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十年間,湖南省有關部門組織專人共走訪傳承人28424人次,調查項目數29162個,收集實物68610件,拍攝照片154664張,文字記錄44705.55萬字。截至2014年底,湖南省有國家級保護項目118個,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76人;省級保護項目202個,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31人。此外,湖南省 “昆劇”、“汨羅江畔端午習俗”和“湖南皮影戲” 3個項目分別作為全國“昆曲”、“端午節”和“中國皮影”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安仁趕分社”和“苗族趕秋”2個項目作為全國“農歷二十四節氣”的一部分,正在由文化部申報2015年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正是因為有著為數眾多的文化遺產資源,加上有關部門的重視和保護,使得湖南省的文化遺產游發展迅速。
在即將開展的湖南省2015年“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主要呈現三個特點。分別是: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湖南省文化廳與省文物局緊緊圍繞“保護成果 全民共享”這一“文化遺產日”活動的主題,通過多種方式讓全民懂得“文化遺產千秋傳承 保護弘揚萬代受益”的理念;部署周密,準備充足。為辦好第十個“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省文化廳多次召開黨組會和廳務會研究活動方案,省文化廳相關處室、省文物局及省群眾藝術館、省非遺中心、省博物館等單位認真實施、扎實推進;內容豐富,活動多樣。整個6月份,省文化廳和省文物局將舉辦一系列極具特色的宣傳展示活動。
據悉,在本次系列活動中,將會舉辦主題為“多彩瀟湘”的2015年“文化遺產日”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湖南省全省14個市州都將參加此次展演活動,屆時湖南人民可以在家門口欣賞到各種精彩的文化遺產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