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井
出土文物
核心提示
成都園林曾盛極一時
隋唐五代是我國古代園林建筑的重要發展階段,很多達官貴人都在自家穿池堆山,樹花置石。這一時期的園林大致可分為皇家園林、寺院園林和私家園林三個類型,全國范圍內園林之繁盛,具體數量難以準確統計,其中以成都府為中心的劍南道又是重要分布區域之一,如著名的浣花溪草堂、盧照齡山莊等。
近日,家住通錦路附近的馮大爺聽說附近工地挖出大堆壇壇罐罐,隨便一個瓦片都是唐朝遺存,可以想象這里應該大有來頭。成都商報記者日前獲悉,成都市考古隊花了近4個月時間,完成了對通錦路古遺址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2500平方米,出土不少漢代到明代的文化遺存,而最有價值的莫過于里面的溝渠和池塘。考古專家初步判定,遺址主體可能是建造于盛唐的人造景觀建筑群。由于遺址距歷史上著名的萬佛寺遺址較近,這里很有可能就是一處寺院園林,這對于研究隋唐五代時期成都地區的園林建筑和城市發展史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溝渠屬園林人造水景 初判建于盛唐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遺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區通錦路3號,埋藏在地下2米,原為中鐵二局家屬院,在發掘現場,發掘區的一個圓形人工池塘,現存部分為一座磚砌水池,平面近圓形,直徑19米,深1.7米,一旁還有一座同時期的水井。
池塘左上方連接一條溝渠,形同彎弓,溝渠兩邊灰磚堆砌,溝渠已露部分全長約有90米,蜿蜒曲折,最寬處有近6米,最窄處不足1米,深1.6米。砌磚以唐磚為主,間雜有南北朝的花紋磚。從現場發掘推測,西側為水流入方向,分叉后一支向南回旋呈“山”字形,另一支流向東北。溝內出土了大量的唐、五代時期生活用瓷器以及瓦當、板瓦、青磚等建筑構件,推測其大約修建于盛唐,五代末至北宋初廢棄回填。
溝渠從造型可知其屬于園林人造水景?!皽锨B通了九里堤,主要是從那里取水。”據考古現場負責人介紹,池塘的水是從九里堤引過來的,從三國時期起,九里堤就是一個重要的水利工程,保證了成都的城市用水。
除了3條溝渠和一座池塘,考古工作者還挖出了大量的生活用陶瓷器具和少量與佛教有關的石刻造像及建筑構件,可以初步判定這是修建于盛唐時期的園林建筑。
專家:通錦路古遺址或是萬佛寺園林
注壺、四耳罐、碗盤……發掘現場一些較為完整的文物從外觀上來看,制作比較粗糙?!斑@里出土的文物規格并不是很高,主要為本地青羊宮窯、琉璃廠窯和邛窯產品,兼有少量外地窯口的青瓷器和三彩釉陶器?!睋脊努F場負責人介紹,這些用具應該是僧人所用。
據了解,唐代園林按其性質大致可分為皇家園林、寺院園林和私家園林三個類型,考古專家傾向于認定通錦路古遺址是一處寺院園林,其中一個原因還在于這里毗鄰歷史上著名的萬佛寺遺址。
成都市考古隊工作人員發現,唐代磚砌溝渠東北段有一處外壁保留有不規整的臺階,而萬佛寺出土大量石刻造像地點恰好也在遺址東北側?!笆淘煜襁^于笨重,廢棄地點不會離原來寺廟存放地太遠?!爆F場考古隊工作人員介紹,這些也可以推測園林景觀的修建和唐代凈眾寺或有一定關聯,而凈眾寺就是萬佛寺的曾用名。
而到了明代,這里已經變成了墓葬區??脊殴ぷ髡咴谶@里發現的明代遺存中,以買地券居多。這些刻在青石上的買地券和道教文化有關,源于西漢,盛于東漢,最初只是作為死者領有陰間土地的憑據,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券文刻寫或筆寫于磚、鐵、鉛板、石板等硬化的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這也印證了通錦路這一區域,在明代是冷清的郊外。
對研究成都地區園林有重要價值
清光緒年間任四川成綿龍茂兵備道并署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的王廉生在《天壤閣筆記》中記載,當時出土的佛像“大者如屋,小者如卷……凡百余”,又據現存四川省博物院的一件南朝梁中大通五年釋迦像題記可知,其功德主為鄱陽王世子蕭范(任益州刺史)供奉于安浦寺(萬佛寺曾用名)。
由此可見,自清代光緒以來,萬佛寺遺址陸續出土大量南朝至唐宋時期的石刻佛教造像。此外,四川省博物院內也藏有不少雕刻精美的萬佛寺出土唐代石造像,由此可推知至少在唐朝時,萬佛寺應該香火旺盛,實力也頗為雄厚,建造一個園林也是不在話下。
研究表明,隋唐五代是我國古代園林建筑的重要發展階段,很多達官貴人都在自家或別墅區穿池堆山,樹花置石。這一時期的園林按其性質大致可分為皇家園林、寺院園林和私家園林三個類型,全國范圍內園林之繁盛,具體數量難以準確統計,其中以成都府為中心的劍南道又是重要分布區域之一,如著名的浣花溪草堂、徐卿草堂、盧照齡山莊等。通錦路古遺址的發現,對于研究隋唐五代時期成都地區的園林建筑和城市發展史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前塵往事
萬佛寺曾香火旺盛
根據史料記載,萬佛寺在南北朝時期稱“安浦寺”,唐代稱“凈眾寺”,后被毀,至唐宣宗年間恢復,宋代更名為“凈因寺”,南宋孝宗隆興年間曾一度為交子務(宋代掌管錢幣流通事務的機關)所在地,明代又有“凈因寺”、“竹林寺”、“萬佛寺”、“萬福寺”等多個名稱,至明末清初毀于戰火。園林景觀也隨著寺廟的興衰大起大落,在五代和北宋初期就遭到了廢棄和回填。萬佛寺曾經香火旺盛,實力也頗為雄厚,建造一個園林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