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抗日史詩大劇《最后的國門》在將軍影視城景區火熱拍攝,該劇是紅安繼《鐵血紅安》、《戰將韓先楚》、《血符》、《壯丁也是兵》、《李先念》等劇作之后,又一部在影視城拍攝的電視劇。這也是紅安依托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紅安縣科學規劃、制定政策,大打“文化牌”,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最有潛力的朝陽產業和最具競爭力的生態產業來打造。
做好高起點規劃。紅安將旅游業發展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確立旅游產業在現代服務業中龍頭地位。無論是交通規劃,還是城鄉規劃,都是圍繞旅游發展為首要,形成了三縱三橫旅游交通循環網,城鄉規劃與全縣旅游總體規劃有效銜接。2014年我們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紅安縣(2015-2030)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目前該規劃已于今年7月8日正式通過專家評審,按程序批復后即可實施。
出臺高質量政策。2014年紅安出臺《關于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將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紅安戰略支柱產業目標,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政府引領、市場運作,突出特色、爭創精品,各方配合、齊抓共促,積極開發、有效保護的原則,堅持按照“優勢資源+項目+招商”的發展模式,確立了文化旅游“九個一”發展思路,全面推行實施思想文化引領工程、影視文化產業工程、文旅項目建設工程、鄉村“記憶”保護工程、市場主體培育工程、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等“六大重點工程”建設。
服務文化精品項目。按照縣委、縣政府2015年初“狠抓落實年”要求,按照協議項目抓落實,新上項目抓進度,在建項目抓投產,投產項目抓效益原則,從年初開始,我局對全縣80余個重點文化旅游項目進行摸底調研,確定政府性投資項目15個,招商引資項目10個作為文化旅游精品項目帶動,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加快項目落地。
引資高水平招商項目。紅安積極謀劃新項目并對外招商推介。今年6月搶抓中國光彩事業(紅安)老區行招商推介機遇,成功牽手武漢三特索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額12.9億元進行天臺山旅游綜合開發項目。上半年新簽約的觀音閣生態景區、高橋游客服務中心涉及休閑度假類和復合型旅游項目,進一步豐富了紅安旅游市場層次和產品層次。
加大旅游宣傳力度。電視劇《鐵血紅安》在央視一臺黃金時段的熱播讓許多人對紅安的鐵血戰將傳奇故事心馳神往,一部旅游宣傳片“紅色勝地·傳奇紅安”在央視一套的滾動播出使紅安的名氣飆升,連續四屆天臺禪樂文化節的舉辦,使“禪樂、禪茶、禪林”舉世矚目,舉辦“行攝大別山”走進紅安攝影大賽,以優美的風景畫卷,展現新紅安的魅力.......紅安搶抓眼球經濟時代機遇,堅持以市場文化和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進行主題旅游宣傳,使紅安的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古色人文、禪宗文化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