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河北訊 批尼特別提到,中泰兩國交通領域互聯互通的最大突破是鐵路合作項目。在高鐵建設方面,未來可以建設一條從中國通過老撾進入泰國,然后向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延伸的高鐵,“到時,我們去北京就可以直接坐高鐵了。”目前正在推進的中泰鐵路項目,將來會成為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東盟地區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7月17日,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組織的中國媒體聯合采訪團在曼谷采訪了批尼。
今年是中泰建交40周年。在談到中泰建交40年來的成果時,批尼稱高鐵項目合作的順利推進就是中泰關系的最好詮釋。他說,中泰關系源遠流長,華人華僑占泰國人口很大比例。“我也是華裔,祖籍中國汕頭。”
批尼表示,中泰兩國有著非常好的雙邊關系。建交40年來,兩國友好往來不斷加深。中泰兩國的關系有別于其他國家,40年來關系特別穩固。“中泰一家親”即是形容兩國關系的最好寫照。中泰兩國雙邊貿易額也從最初的2800萬美元,發展到現在一年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
“泰中之間不僅是官方的關系融洽,民間往來也很密切。”批尼說,中泰剛開始建交時,每年來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只有幾萬人,而今年已經突破400萬人次。
批尼表示,中泰關系的熱絡,在泰國引發了漢語熱。以前在泰國是禁止開設中文學校的。如今,泰國的百姓非常熱衷于學習漢語,在泰國也開設了多所華文學校。除了漢語熱,在文化領域的合作也發展迅速。教師、留學生的交流互換數量越來越龐大。中國政府為泰國留學生設置的獎學金也越來越多。“可以說中國提供再多的獎學金名額都難以滿足泰國學生的需求。”
“40年來,兩國在交通領域的互聯互通獲得突破性進展。”批尼說,不管是泰國北部的公路運輸,還是湄公河上的水路運輸,這幾年發展很迅速。通過湄公河,從中國的景洪到泰國各地區,每天都有固定航線。在中國節假日期間,有許多自駕游中國游客通過公路,從中國景洪到泰國北部旅游。“這在以前都是沒有過的事情。”
批尼說,中國各個省市與泰國都已有空中直航,航線和城市數不勝數。
“海路運輸也在迅速發展,以前泰國只與中國香港、廣州這些離泰國比較近的港口通航,現在從上海往北的一些大的中國港口也已經與泰國通航。最近又開通了武漢到曼谷的港口航線,把中國內陸的港口也與泰國連接上了。以前我們是不會想到像武漢這樣的中國內陸城市會與泰國進行水路上的通航。”批尼說。
批尼特別提到,中泰兩國交通領域互聯互通的最大突破是鐵路合作項目。在高鐵建設方面,未來可以建設一條從中國通過老撾進入泰國,然后向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延伸的高鐵,“到時,我們去北京就可以直接坐高鐵了。”目前正在推進的中泰鐵路項目,將來會成為泛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東盟地區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泰國民眾將來甚至可以乘坐高鐵去北京。”在泰國前副總理、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批尼·扎祿頌巴看來,這種愿望將在不遠的將來實現。
批尼希望中泰兩國在經濟、旅游、貿易方面應有更好的合作,同時也可以開展一些務實的合作,例如邀請兩國優秀的企業家進行商貿洽談。這樣也能同時解決中泰雙方之間面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推動中泰的雙邊貿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中國建立更多的領事館。
延伸閱讀
泰國駐華大使:中泰鐵路項目有望年內奠基
“目前中泰雙方已經就中泰鐵路項目召開了4次會議,投資協商及線路考察預計將在8月底或9月初完成。如果進展順利,項目有望于10月或11月進行奠基儀式,這將成為中泰建交40周年非常有意義的慶祝活動。”7月15日晚,泰國駐華大使醍樂堃在南寧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醍樂堃說,中泰鐵路項目契合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相信在中國推進與東盟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互聯互通的大背景下,中泰鐵路項目只是兩國合作的開端,泰國期望雙方基礎設施合作不斷拓展至港口、航空等領域,并為兩國企業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
今年是中泰建交40周年。醍樂堃高度評價兩國建交40年來的友好關系。他說,在政治上,中泰兩國友誼源遠流長,兩國高層領導人互訪頻繁;在文化上,泰國皇室詩琳通公主殿下多年來致力于推動泰國學生學習中文,并努力讓更多的泰國人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在民間交流上,2015上半年泰國接待中國游客380萬人次,預計全年將突破600萬人次,更多的中國人通過旅游了解泰國的風俗人情。
第十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于9月18日至21日在廣西南寧舉辦,泰國將首次出任主題國。醍樂堃介紹,泰國總理巴育計劃出席本屆博覽會開幕式并作主題演講,全方位介紹泰國貿易、投資、科技、教育、文化等情況。同時,在博覽會期間,泰國將設置126個展位,推介珠寶、農產品、美容產品等泰國特色產品,泰國投資促進、旅游、商務等政府部門也將設置官方展位。
醍樂堃介紹,巴育總理及泰國重要部門領導人還計劃與中國企業CEO進行圓桌會議,探討合作。為響應“一帶一路”戰略,泰國專門挑選了港口城市春武里府作為此次博覽會的“魅力之城”,并期望春武里府與廣西在沿海漁業、港口建設、工業園區建設、旅游等領域有更多務實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