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流水線的推移,經過熬煮、烘干等程序的雞粉被裝進包裝袋,自動打包成箱。參觀完車間,游客還可以在工廠“品牌店”里購買到相關產品。這既是東莞厚街永益食品有限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的場景,也是東莞“工業游”景點之一。
近年來隨著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東莞越來越重視旅游產業發展,提出發展會展游、工業游、鄉村游等“十大游”。為此,東莞將專設資金扶持旅游業發展,同時整合全市旅游資源,形成復合型精品旅游線路,著力打造國際商務休閑旅游城市。
串點成線??
培育城市旅游名片
提起東莞,人們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其“世界工廠”的地位,而無處不在的工業廠房往往也成為人們對東莞的第一印象。在旅游上,這座城市似乎并沒有給人留下足夠鮮明的印象。
與此相對應,東莞的旅游資源并不貧瘠。這里有廣東清代著名園林“可園”,還有南社古村落、華陽湖、大嶺山森林公園等200多處單體旅游資源,它們如同珍珠一般散落在東莞各地,有些已經成為知名景點,還有些處在待開發階段。
隨著近年來轉型升級的不斷推動,東莞開始在旅游產業發展上不斷進行新嘗試,提出會展游、工業游、鄉村游、體育游等“十大游”方向,整合旅游資源,規劃旅游線路,將散落的“珍珠”串點成線,向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旅游產品。
對此,業界和東莞市政府的共識是需要打造一張“旅游名片”,用大項目撬動整個行業發展。2015年東莞全市旅游工作會議上提出,將培育打造一批旅游知名品牌,到2020年形成旅游產業集群,創建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點)超過20個,其中5A景區2—3個,使東莞成為國內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海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
發揮優勢??
打造工業旅游
穿著深紅色工服的員工拿著一只黃金戒指,小心打磨著戒面;另一旁幾名女工利落地將黃金串珠拿起,將它們連接成一條項鏈。隔著玻璃窗,游客可以在金葉珠寶的工廠里,觀賞到黃金首飾制作的全過程。
在距離金葉珠寶約400米遠的永益食品廠里,生產雞粉、番茄醬等產品的自動化流水線忙碌不停。來自新疆的番茄醬在這里經過調制后,被裝入金屬罐中。機械手一次抓起48瓶番茄醬,將它們整整齊齊地放入紙箱中。
談及東莞旅游方向時,工業旅游往往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東莞某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東莞發展工業旅游有著天然的優勢及良好的基礎,不少市民會主動去這些真正的“工廠店”里購物,比如本地人婚嫁時要用金飾,大多都會選擇去金葉珠寶購買。
東莞工業旅游真正起步于2006年。金威啤酒集團的啤酒博物館和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的陶瓷博物館相繼開辦,經過近十年發展,如今東莞已形成主題博物館、車間參觀和直銷購物三種工業旅游模式。
除了工業游,以中國國際影視動漫版權保護和貿易博覽會等為核心的會展游、結合“蘇迪曼杯”的體育游等,也已成為東莞旅游的亮點。
專訪東莞市旅游局局長林儒森:
將設專項資金扶持旅游產業發展
南方日報:東莞工業旅游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林儒森:近年來工業旅游發展勢頭很好,不過我認為在三個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首先是工業旅游規模有待形成,從目前情況看,各鎮街工業旅游游客接待人數少則幾千人次,最多也不過十幾萬人次,仍處在起步探索階段;其次工業旅游市場還有待深挖,拓展新的發展模式;三是工業旅游接待有待完善,在基礎設施、配套講解服務上還不夠完善。
南方日報:在推進東莞旅游發展上還有什么新舉措?
林儒森:我們準備設立一個專項資金,屆時將向做得比較好的工業旅游企業、旅行社等發放獎勵或者扶持資金,提高旅游企業的積極性。另外,在旅游宣傳推廣、升級旅游紀念品、完善配套、深挖旅游資源等方面,還將陸續有新措施推出。
南方日報:“互聯網+”方面東莞旅游有沒有什么嘗試?
林儒森:東莞已經跟騰訊和阿里巴巴簽訂協議,做“智慧城市”平臺,與微信或者支付寶相結合,無論市民還是游客,只需打開軟件進行定位,就可以查詢或者自動接收到關于城市旅游資源信息、優惠旅游產品等方面的推送信息。
南方日報:目前東莞旅游面對的機遇和困難是什么?
林儒森:整個旅游行業都迎來了一個大發展時期,社會資本投資意愿強烈,加上海上絲綢之路、促進旅游消費意見等政策推動下,東莞對旅游越來越重視,旅游發展思路更加清晰。不過,要形成品牌效應,還有賴于大環境的改善、軟環境的提升、企業積極性等,這些規劃要真正落地,還需要各方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