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23日訊 日前,記者從四川省樂山市旅游和體育發展委員會獲悉,第二屆旅博會的成功舉辦,加快了四川旅游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進程,提升了四川世界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競爭力,成為四川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除了與國際接軌,辦出特色,如何讓一場“高大上”的盛會落地,“接地氣”走進老百姓的生活?怎樣解讀并處理好旅游資源整合和個性化、差異性的保留,以及國際化和本土性的關系?雖然旅博會已結束,但這場盛會給予我們的啟示,值得慢慢探討。
專家點評
“主場館建設得十分漂亮、壯觀,內容更加豐富,更具有國際性、專業性。”
——亞太旅游協會主席凱文·墨菲
“PATA年會和旅博會選擇在四川峨眉山舉行,正是看中了四川旅游對全球旅游市場的無限吸引力,我很希望我們不僅僅攜手舉辦今年的盛會,未來每一次盛會都能取得圓滿成功。”
——亞太旅游協會前主席斯科特·斯伯努
“我第一次來樂山,樂山這個地方很漂亮,也很有特色,特別是當地的人們非常熱情,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ATA會員、關島議員TinaMunaBarnes
“我去過很多地方,樂山非常漂亮,讓我體會到了中國神話般的文化和美麗的風景。”
——賽美特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修·麥克杜格爾博士
旅博會數據
第一組:5萬、2.6萬新建5萬平方米“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中心”,旅博會場館實現由臨時性向永久性提升。館外設立2.6萬平方米的山地戶外旅游等展區,集中展示房車露營、木屋、越野汽車、旅游地產等。
第二組:34+12
邀請到印度、英國、泰國等3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廣東、寧夏、新疆等12個國內沿線省區市,中青旅、攜程等大型旅游企業參加布展。
第三組:200
峨眉高峰論壇上,200多位學者和企業家立足全球高度,縱論絲路文旅融合共促,從國際視角把脈四川旅游發展。
第四組:14.5%、24.5%
在旅博會的拉動下,國慶黃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5349.7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16.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5%和24.5%。其中樂山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31%和
29.34%。
第五組:245、403旅博會期間發放“大峨眉卡”5萬張,全省參與的旅游企業達245家,推出旅游優惠政策403條,惠及15萬名游客。
旅博會啟示
關鍵詞1:“特色辦展”
一場盛會,沒有特色就沒有亮點和記憶點。當“國際化”遇上“本土性”,怎樣融合才有特色、才顯深度?
記者發現,相比去年以行政區域為單元的布展,今年就只用了“一帶一路”四字“貫穿全文”。為了“寫”好文章,今年還新建了5萬平方米“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中心”,旅博會場館實現由臨時性向永久性提升。
新場館、好主題,相信今年來逛過旅博會的市民、游客都深有感受,今年的場館不再是“格子間”,而是一個整體。
旅博會期間,市民、游客追尋“一帶一路”的線路,逐一游玩印度、英國、泰國等34個沿線國家、地區和廣東、寧夏、新疆等12個國內沿線省區市,參觀了豐富的“絲路”旅游資源和產品,感受了“絲路”主要目的地國家的異域風情。
此外,本屆旅博會還突出了買家線路產品考察,一對一交易、論壇、展示四大主體活動,從形式到內容、從內涵到外延,在上屆的基礎上實現了新突破,努力向打造國際旅游會展品牌邁進。
關鍵詞2:“接地氣”
一場立足國際化的盛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為舉辦地,我們展現什么才能更好地聚焦這些目光?“讓外國友人看到中國特色,讓外地游客看到四川元素,讓市民看到熟悉的樂山”,或許這是對本屆旅博會“接地氣”的最好解讀。
旅博會期間,不少外地游客表示,旅博會之前,他們只知道四川各地旅游資源豐富,對四川旅游的印象還停留在數量上。為此,本屆旅博會將四川各地旅游資源串聯成線,推動全省旅游由“大”變“強”,由“多”變“精”。
本屆旅博會,全省21個市州精心布展,線路全域串聯,旅游聯動,展現大美四川;樂山作為舉辦地,整合旅游資源,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線路,不僅推廣樂山大佛和峨眉山兩大景區,還把優質鄉村旅游資源以點連線、以線帶點,包裝形成“自然人文生態風情游”和“民俗文化特種體驗游”2個全新旅游產品,供買家考察和游客體驗。
眾所周知,會展業和旅游業是“雙胞胎”兄弟,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優質的旅游資源和接待條件能夠為會展營造良好的環境,而會展業的發展也能聚集人氣、使旅游業不斷轉型升級。
今年,樂山通過一系列重大展會和賽事活動,讓“天府四川·樂水樂山”不再只是概念,而是讓游客有了實感,認為樂山既有“看點”又有“玩點”。不可否認,旅游只有接了地氣,才能更好地走向國際化。
關鍵詞3:“旅博會2.0”效應
第一屆旅博會結束后,旅博會對樂山旅游產生了積極影響,樂山旅游穩步向前,進入“旅博1.0”時代,樂山旅游也正朝國際旅游目的地方向邁進。
如今,第二屆旅博會結束后,我們在期待“旅博會2.0”效應的同時,還應該做些什么?
“樂山的環境很好,也有很多自然文化遺產,對國內外游客而言,樂山大佛都是一個奇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自然科學項目官漢斯告訴記者,雖然樂山有一定知名度,但還缺少宣傳整合。如果能把各個景點結合起來,做好資源的整合利用,必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參觀。
與此同時,四川旅游發展研究中心顧問陳興中也認為,旅博會的發展應該考慮現代旅游業的趨勢,將樂山旅游整體打包成一個大的旅游商品向外推廣,先整體,再滿足個性化旅游需求。
此外,在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大會執行委員會執行秘書和亞太部主任徐京看來,樂山若想吸引國際的旅行者,必須要了解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包括在推廣產品、設計和推廣營銷的時候都要考慮到文化差異。
資源整合和保留差異性,看似矛盾,其實不然。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國際化,才能讓四川走向世界、讓世界認知四川;只有堅持本土性,才能彰顯民俗特色,留住四海賓朋;只有深度疊加國際與本土雙重元素,才能讓四川旅博會更有影響力、更具生命力。
不管如何發展,歸根到底,賽美特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修·麥克杜格爾博士道出了關鍵所在。他認為,現在中國有很多地方都在發展旅游業,但很多大城市都受到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而樂山的自然環境非常好、很干凈,這是樂山最大的優勢,應該好好保護。